聚焦爱耳日:耳朵嗡嗡响有何好方法揭秘耳屎的那些事儿(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张宏征提醒,在感染呼吸道疾病之后,要当心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是婴幼儿。因为细菌、病毒会引起咽鼓管轻型感染,阻塞咽鼓管而诱发中耳炎。
据统计,在6个月时婴幼儿第一次分泌性中耳炎发作的累计发病率为35%-85%,1岁时为50%-96%。其中5%-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1个月以上。但大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像急性中耳炎有急性发作的症状和中耳炎症感染的体征易被发现。
专家指出,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引起轻微的间歇性耳痛,耳胀满感。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清楚地指出耳部不适,婴儿则表现为频繁抓耳,容易激怒,哭闹和睡眠易醒。
值得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鼓室内液体渗出,听力下降,婴儿可表现为对周围的声音反应差,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
这种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即使孩子没有主动告诉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说话时表现得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在校表现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运动(如打羽毛球等)迟缓。还有孩子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张宏征说,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会导致部分患儿出现明显的听力障碍和交流困难,同时在行为上也可能出现退缩、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不良状态。【详细】
如何远离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聋是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耳聋。衰老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方法来逆转此过程,但并不是说老年性耳聋就无法防治了。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预防:
一、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充分重视营养,平时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不足,如果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血管痉挛。
三、老年人应避免在噪音大的地方久待。一般来说,城市居民老年性耳聋比农村居民要重一些,这与城市环境的噪声大有关系。
四、戒掉烟酒嗜好。因为吸烟可致尼古丁中毒,饮酒可引起酒精中毒,都能直接损害听神经。
五、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使内耳血液供应得以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条件来选择,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要坚持经常做。【详细】
滴水声伴耳鸣老人睡个好觉
半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患者贾大爷来医院就诊。老人在三年前出现耳鸣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耳鸣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天晚上,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恰恰是贾大爷最为难受的时候,他总是感觉到耳朵边有无数只“知了”在聒噪。这样的“噪声”让他心烦气躁,甚至彻夜难眠,体质也开始一天天下降。
细心的医师在诊治当中,无意中了解到贾大爷在风雨之夜,往往能睡个安稳觉,原因就是窗外有风声雨声,患者不再承受耳鸣之痛。于是,接诊医生在对贾大爷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他自己制造一些轻微的声音,改变一些自己睡觉时的“软环境”,以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起初,贾大爷在耳边放了一个小闹钟,闹钟的滴答声让他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然而,时间不长,机械的滴答声开始失效,这声音常常会让他想起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贾大爷又有了焦躁情绪,总感觉到“度秒如年”。这时,医生建议他在卧室里制造一些水滴声。于是,老人就找来一台废旧的饮水机,临睡前将饮水机的龙头稍微打开,饮水机里的水就能滴滴答答地流到事先备好的水桶里。滴水声清脆悦耳,如山泉叮咚,就这样陪伴着老人慢慢进入梦乡……【详细】
关于耳屎那些事儿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