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强筋健骨中医多有妙招(2)
冬季除药补、食补以外,配合适当运动和有效锻炼更加有益养生和健康。运动可激发经络气血运行,促进热量产生,改善机体新陈代谢,改善筋脉气血和骨骼的营养,达到强筋健骨的效果。
阳陵泉——正坐屈膝垂足,于下肢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北京积水潭医院针灸科医师 刘莉莉)
悬钟——正坐或侧卧,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取穴。
常用补肝肾、强腰膝类中药:杜仲、续断、骨碎补、桑寄生、山萸肉、狗脊、牛膝、伸筋草等。
肾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有补肾精、健脑髓、促气化、利水湿、强腰脊之功效。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穴,善治筋病,为八会穴之筋会,有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 左右旁开1.5寸处(约二横指)。
冬季推荐的运动有:健步走、八段锦、太极拳、做操、瑜伽等。
起居与习惯事关强健筋骨:冬季早睡晚起,以应冬季阳气的养藏之道;运动前先做热身,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运动中勿出汗太过,出汗后注意防风保暖和补充水分,每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建议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正午多晒太阳,有助于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产生,促进钙的吸收;另外,一些影响补骨健骨功效的生活习惯也应多加注意:避免饮用过量的浓茶、咖啡、可乐等饮料;不要将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和高钙食物(鱼汤、骨头汤)等一起烹饪食用,以免结合成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尽量少饮酒,忌食辛辣和肥甘厚味,以达强筋健骨的最佳效果。
补肝肾类中药
艾灸——上述穴位可用艾条灸之,每次选择2至3个穴位,每穴灸10至15分钟,以皮肤温热、筋肉舒适为度,每周艾灸1至2次。艾灸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适当运动锻炼
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有调气血、活血通络、舒肝理气、疏泄湿热。
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有通经络、散淤滞、行气血、强腰膝、壮筋骨之功效。
昆仑——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于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
穴位:阳陵泉、悬钟、昆仑、太溪、肾俞、太冲。
所属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