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来到之前
1.初步检查病人的神志、呼吸、循环等体征。
当家庭或现场有人突发急、危、重病,在向急救中心呼救的同时,目击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事故地点:讲清病人所在的具体地点,要求准确、明了;
二、急救
派人接应:呼救后,应派一人到交叉路口或联系地点等候,以便引导救护车进出;
再次呼叫:当呼救20分钟后仍不见救护车到来,可再次向急救中心询问。
必须保持病人的正确体位,切勿随便推动或搬运病人,以免造成病情加重。例:对脑外伤昏迷不醒者,家属抱着病人的头乱摇会造成颅脑损伤的加重;高空坠落伤者,搂头抱脚地搬运会使已受损的颈、胸、腰椎断裂而导致肢体瘫痪;对骨折者,不经固定的搬运,不仅可使病人痛苦加重,而且会使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和神经,从而引起出血增加和局部肢体萎缩。
联系方式:讲清呼救人的姓名、现用的呼救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众所周知,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伤后1小时内,猝死急救的最关键时间是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如坐等救护车的到来,则一些危重病人的病情即会加重、恶化,甚至死亡。而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从呼救至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或病家)要10分钟,业已超过了抢救猝死者的时间范围。因此,在呼救的同时,家庭人员就应给自己的亲人做必要的急救,并将急救的“接力棒”往下传,这可望提高一些危重病人的生存率。
按急救常规,现场目击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在事故现场对病人做必要的急救,并应认真、仔细地照料病人。
移除障碍物:将楼梯或走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暂时搬掉,以便搬运病人;
呼救时,应向急救中心讲清如下几点,并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2.呼救的同时,家人应积极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一、呼救
携带物品:带好病人的病历卡,如病人可能住院,则需带好其内衣、牙膏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病人的具体病情或灾情:如出血、骨折、昏迷、急腹痛、中毒、交通事故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