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 正文

大寒养生做到“两不”多吃羊肉鸡肉和糯米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1

在大寒之后的腊八节,中国多地也有与糯米相关的饮食习俗,那就是喝腊八粥,粥中不仅有养人的糯米,还加入五谷杂粮,所以腊八粥也被奉为营养粥。相传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历史始于宋代,有近千年传统,每逢腊月初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与腊八的“八”相吻合,主料为米类和豆类,米类有小米、黄米、粳米、糯米等,豆类有红豆、绿豆、黑豆等,佐料则习惯在核桃、红枣、瓜子、莲子、花生、葡萄干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阳气是逐渐衰退的,老人在冬季需要补肾阳。另外,对于不孕不育的人,大寒这个天气也是温补肾阳最好的一个时机。

主要功效:益阴补肾、益肺胃、安五脏

▲做个中药足浴

“大寒”养生,讲个“暖”字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糯米虽好,却也不能贪吃。吃时最好将日常主食摄入量减少,否则会由于糯米本身黏滞、不易消化,而引致胸腹胀满,这就得不偿失了。特别是老人、儿童等肠胃功能本身很弱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羊肉的吃法很多,包括炒、烤、炖、涮、炸、煲汤等。比较有名的吃法有葱爆羊肉、芝麻羊肉、清炖羊肉、红焖羊肉、炒烤羊肉、手抓羊肉、涮羊肉、羊肉汤等。在炖羊肉的同时,可以配上萝卜、山药、栗子、核桃仁一起炖,营养会更加全面。做羊肉的时候,葱、姜等调料也不能少,可以去掉膻味,增加羊肉的鲜香味。

【养生篇】

梅花鹿肉需要提前5~6小时预处理,用杂菜(红萝卜、西芹、洋葱等)榨汁,分三次给梅花鹿肉吸饱水分,并不时配合按摩。

从现代营养学来看,羊肉富含蛋白质、脂类、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铁、锌等矿物质。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脂肪含量却低于猪肉,它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较接近,营养价值较高。羊肝中除了富含蛋白质和脂类外,维生素A、B族维生素含量和铁的含量也很高,每100克羊肝中维生素A含量可达2万微克以上,羊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形式存在,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因此经常吃羊肝,不仅可以预防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预防缺铁贫血的发生。但也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大量的羊肝,否则,就会引起维生素A摄入过量,对健康不利。

大寒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建议可以在阳光晴好的天气,上午10:00左右,下午2:00左右户外活动1个多小时。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快走、登山、太极拳、郭林气功、八段锦等等。如果室内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伤津耗气,不利于养生。【详细】

▲糯米酒通血脉

考虑到目前我国居民中体重超重的人较多,建议多采用炖、或涮的方法烹调羊肉,少用炸或烤的方法。

▲黄精黑豆炖鸡

掀开滚烫的石锅盖子,微黄色的浓汤上还冒着小泡,肉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编者按:“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1月20日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大寒一过,便走向生机盎然的春天,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这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小编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

心急喝不了热汤,所以要慢慢品。汤底是浓鸡汤加上金瓜汁,入口味道浓郁,还有野米、杂菜粒和淮山粒增加口感。梅花鹿肉乍一看跟牛肉类似,颜色比牛肉更深,细品发现其肉质非常细嫩,结缔组织少,几乎没有肥肉,还有一种淡淡的“野味”。

中医专家提醒保暖防流感

冬季尤其要注意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在冬季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详细】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有很好的温煦作用。李时珍云:“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熬点银耳红枣羹

【饮食篇】

▲枣茸枸杞蒸鹿肉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池晓玲解释说,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补水不失水 避免劳心费神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汤品点评:黄精,因进食其根能充饥,古将其称为芝草、“仙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提取物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能降压、降糖、调理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黑豆补肾利水,与黄精、鸡肉同炖,可调理肺脾肾三脏,平补润而不燥。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

枣茸枸杞蒸鹿肉是一款非常适合女士的菜式,甜甜的枣茸和枸杞放在鹿肉上蒸,笼底垫荷叶和淮山片,一素一肉夹着吃,清香无比。【详细】

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汤品点评:此款羹汤含胶原蛋白丰富,有点腻,进食后较难消化,故用长时间烹制使其易被吸收,这与“滋补滋腻之药宜久煎,取其熟而停蓄”的中医理念相符。【详细】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指出,广东近日进入湿冷模式,穿衣要讲“衣服气候”。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易于侵入。理想的“衣服气候”是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可缓冲外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市民可在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

大寒节气 重在温补肾阳

▲补充维生素

做法:新鲜光鸡去毛和内脏,斩件,用武火煲或者炖至沸腾后改用文火再加热两小时,适当调味即得。

大寒养生离不开糯米

大寒吃些“发热”的食材

▲温补暖身梅花鹿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栏目分类

秀站网 网页模板网站模板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