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控制情绪远离湿气睡好子午觉
伍炳彩建议平日可多吃茯苓饼、薏米、山楂等。伍炳彩还介绍了一个祛湿经典方:参苓白术散。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100克,研磨成粉,冲水服用,一次6~9克,一日2~3次,能健脾胃,益肺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之人。
食物补养 李济仁有经常用西洋参泡水喝的习惯,平常饮食常吃桂圆、红枣、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
吞津补肾 李济仁经常叩齿吞津,此法可使人精神常留、气足神旺、容貌不枯、耳目聪明,从而达到老而不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方法是闭住口唇,上下牙齿轻轻叩打,叩齿之后,用舌头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牙齿,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30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舌抵上腭部以聚津液,待唾液增多时再鼓腮含漱10余次,最后分三口徐徐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脐下丹田处为佳。【详细】
▲养肝宜疏肝
周学文认为,中药也有小毒、大毒和剧毒药之分,由于某些原因可以产生不良反应,加之近年来各地广泛发掘、利用中草药,进行剂型改革、化学成分提取等,出现许多新产品和新用法,这就可能使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多。
生于战乱年代的伍炳彩,幼年丧父,母亲双目失明,生活的不幸给伍炳彩年幼的心灵便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到了高中时期,由于凑不齐伙食费,伍炳彩每周都要挨饿一天,腹中的饥饿和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更打击了他敏感的自尊心。读书期间他经常觉得头痛、眩晕,直到在高中毕业时体检时才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
▲养心宜养神
卢芳认为,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生气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过激情绪。卢芳说,养生首先需要我们力戒怒气。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顺风顺水,当你遇到困境、挫折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说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频繁生气或者暴怒,一方面无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对身体不好。
▲腰部保健 摇腰运转动间隙
剧烈的情志变化会影响人体正常功能,长期的精神紧张、心情忧虑常常是导致溃疡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肠胃疾病的患者,常因有不能进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或需进行繁多检查,或因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情绪不稳等心理波动,严重者甚至吐血。
▲中药也有毒副作用,不要乱吃药
飞燕点水活动法是俯卧位背伸肌锻炼法,需俯卧于平板床上,首先将上肢往后抬起,头颈和背部尽力后伸;然后将下肢伸直,尽力向后抬起;最后同时进行前面两个动作,全身翘起,仅腹部着床面,呈弓形。拱桥式活动法是仰卧位背伸肌锻炼法,仰卧平板床或地板上,用头部、两肘及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胸部向上挺;把胳膊放在胸前,用头及足跟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用双手及脚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胸腹挺起,像一座拱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