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两性 > 夫妻生活 > 正文

惊!中国同性恋比例约3000万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6

  GAY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这十多年比例有什么变化?十几年前很难发现GAY这个群体,但现在感觉很多,是因为十年前交流不通畅,社会不发展,没有被发现?目前,我国15 岁至60 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000 万,那么中国同性恋占比是多少!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男同性恋者出于家庭压力与超过1600万名女性结婚。当然也有部分同性恋是临时性的,会转为异性恋。

  近年来,我国同性恋者的社会地位逐渐改善,但是,专家普遍认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依然很艰难,遭受严重的社会歧视。

  你们现在或以后的老公 指不定就是喜欢男人的;你们现在或以后的老婆指不定就是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发小,女人的闺蜜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倾向,信不信由你!~~~~~

  社会学家李银河: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后,会有多少人去注册结婚呢。和我探讨的这几个朋友中有律师,公务员,医生,技术人员,学生,军人还有拿加拿大护照的。他们都有固定的爱人,可对于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都是一样看法,他们也不会去注册结婚。其实给同性恋一个安静的理解的环境就足够了。没有不安,没有别人议论的低调生活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以后,将来肯定不会干涉自己子女的选择。

  同性恋适应着现在的大环境。任何改变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依然要努力的生存,不会去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解决生活问题以后才会享受心理生理上的安慰。其实同性恋本身没有当自己是另类人群,总是要改变同性恋处境人是真正将同性恋视为了另类。

   有人研究过GAY这个群体的比例吗?

  答案是肯定有。据我所知,中国有李银河,国外有金赛(Alfred Kinsey)。李银河的调查研究过程和结论貌似在《他们的世界》里都有记载。很久前看过的,不怎么记得了,手头也没有这本书。印象中,这本书引用了不少金赛等人的调查结果。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研究性和同性恋群体,李银河无疑是一个先行者。不记得王小波有没有直接参与调查和研究了。

  金赛,美国的生物学家和性学家,他应该是从事同性恋研究的老前辈,生于1894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性学。发表过Kinsey Reports,包括男性篇和女性篇。他的报告指出46%的受调查男性表示成年后对同性有过”性趣“,37%表示有过至少一次同性恋行为。不过他的调查方式收到了质疑。

  GAY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这十多年比例有什么变化?

  研究显示,2%至10%的人一生中有过某种程度的同性性行为。一份2006年的研究中,20%的受访者匿名地表示对同性有感觉,不过只有2%至3%的人认为自己是同性恋。不过调查结果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得出可靠的比例。

  至于比例的变化,我没有查到相关信息。不过我依稀记得李银河的书里说同性恋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某个社会对同性恋群体很宽容,同性恋比例也不会增加,反之亦然。按照这个理论,这种比例是不会变的。我认为同性恋作为三大性取向之一,是一种本能,和异性恋的本质是一样的,受外界影响应该比较小,所以也倾向于比例不会变。但是还有一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近十年来自我认同感提高和出柜的同性恋比例应该会增加。

  十几年前很难发现GAY这个群体,但现在感觉很多,是因为十年前交流不通畅,社会不发展,没有被发现?

  题主感觉现在的同性恋很多,这种感觉可能比较普遍。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同性恋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基本没有增加,但是这个群体的“存在感”增强了。

  1. 同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同志运动的兴起。这个群体的自我认同度越来越高,开始有意识的抵制各种歧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与异性恋平等的地位。就像当初的“Black is beautiful”这个运动一样,“Gay Pride”这种立场的出现表示同性恋群体开始积极地和主流社会“抗争“。世界各地的不少大城市都举行过多次的同性恋游行。

  2. 同性恋亚文化的形成和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很多少数群体都有自己的亚文化,同性恋也例外。很多人对彩虹旗不陌生,如今彩虹旗基本上成了一个gay群体的符号象征。在文化,艺术,时尚,政治等领域,gay群体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对主流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