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血压的新知识
由于高血压病在早期,甚至是中期,多数患者自己感受不到任何不适症状,不影响目前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不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实践表明,中、重度高血压舒张压如不及时治疗,5年之后约有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年龄越大越易发生。轻型高血压如不治疗,7-10年后约10%的病人发生左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心脏以及肾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的知识十分贫乏,我国成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还是非常低。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外,提出防治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应终身干预,预防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若任由慢性病罹患人数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将赶不上慢性病消耗的速度。
我们所讲的高血压是指占高血压中95%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它的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治高血压病的抓手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这是需要大力宣传及持之以恒的活动。据研究,以下一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中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遗传因素。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①超重;②膳食、高盐、低钾、低钙;③长期超量饮酒;④吸烟;⑤缺乏体力活动;⑥长期精神紧张。如果我们认真努力地去改变这些危险因素,那么可以预防发生高血压,或使已患的高血压减轻,并使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是不断地变化着。我国在04年10月公布了新的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常血压定为<120/80mmHg,正常高值为120-139/80-89mmHg,高血压为≥140/90mmHg。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三级1、2、3级,亦即轻、中、重。1级(轻度)140-159/90-99mmHg,2级(中度)160-179/100-109mmHg,3级(重度)≥180/110mmHg。
另有一类型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龄患者中多见。再要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肥胖、腰围大小、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无靶器官(心、脑、肾、大血管)损害,并存的临床疾病及糖尿病,来确定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四个危险度层次,进而可以作出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的方法。要强调的是高血压往往与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结伴而行,狼狈为奸,治疗上不能单打一。
上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