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首剂效应听过没?
当心降压药的“首剂效应”
首剂效应系指首剂药物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有些药物,本身作用较强烈,首剂药物如按常量给予,可出现强烈的效应,致使患者不能耐受。如降压药可乐定,首剂按常量应用,常出现血压骤降现象。因此对于具有这种性质的药物,其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较为安全。
老高患高血压5年了,平时服用硝苯地平,一天2~3次,收缩压控制在150~170毫米汞柱,舒张压60~70毫米汞柱。最近,老高发现自己小便时淋漓不尽,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医生给他开了特拉唑嗪,并嘱咐在临睡前服用,首次只需吃半片即可,以后可按常规剂量服用。老高治病心切,没把医生的话当回事,当晚除照常服用硝苯地平外,还吃了整片特拉唑嗪。
半夜,老高去洗手间,还没走到门口,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摔倒在地。猛烈的撞击声惊动了家人,以为老高中风了,急忙送他去医院。经医生检查,老高神志清晰,四肢活动正常,并没有中风征象。老高非常纳闷,虽然自己有时感到头晕,但从来没有跌倒过。医生详细了解老高的病情和服药情况后,认定问题就出在那多服的半片特拉唑嗪上,这是降压药“首剂效应”惹的祸。
如何对待“首剂效应”?
为避免降压药“首剂效应”的发生,首次用药时,不妨听从医生建议,减少一半剂量,让人体对药物作用先有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按常规剂量服药,以保证安全、有效。一旦出现了“首剂效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平卧休息,反应严重者需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哪些药物值得关注?
容易引起“首剂效应”的降压药并非只有特拉唑嗪,其他如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还有周围血管扩张药肼苯哒嗪、长压定、硝普钠,以及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胍乙啶等等,都可能发生此类现象。
这些药物多数是短效药,起效时间快,发挥作用较强,不良反应也容易发生。而且,不同种类的药物会出现不同的“首剂效应”,如特拉唑嗪等a受体阻断剂可出现眩晕、心悸、恶心症状;心得安等B受体阻断剂可出现心跳过慢;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有时会导致头痛、心悸、面红等。
上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