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高血压 > 正文

更年期妇女血压变动大多源于激素的巨变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4

      心理负担加重高血压

 少数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速度较快,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管舒缩中枢调节异常敏感,血管痉挛重时,血压升高明显,以收缩压(高压)上升为主,舒张压(低压)改变较少或无明显变化。

  由于血压波动很大,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处于恐惧和焦虑状态,有些人由于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并不高而自行停服降压药,担心药物会进一步降低舒张压,结果反而导致了血压的进一步增高,这又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坚持药物治疗对控制高血压起着重要作用。

 50来岁的更年期妇女,正处于高血压相关发病因素--动脉硬化出现的年龄,若发现血压升高后不积极治疗,或生活中不注意节制,血压就会持续明显地升高,甚至引起大脑、心脏、肾脏的病变,造成严重后果。

     血压波动是激素变化惹的祸

 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更年期女性以前没有高血压,但在神经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下,会出现血压增高。而这一时期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不稳定,情绪激动时血压明显增高,在生活和工作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血压又恢复正常。

  所以以往无高血压的更年期女性,若在这时发生血压增高,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稳定情绪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一部分人更年期过后血压趋于稳定。

 二是本已身患高血压的患者,在更年期阶段血压变化大,忽高忽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常被患者误认为自身疾病正在加重,而造成心理负担,实际上有时是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惹的祸。所以,此时不但要坚持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调节好心理状态。

  高度敏感的女性一点声音都能心慌

 中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大多正处于更年期阶段。有些人出现身体多部位的不适,乏力、心悸,精神状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经常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精神极度紧张等。有时甚至外界的一点声音都可以造成心动过速、心慌,而这些症状在降压治疗后仍难于纠正。

  少数人由于心脏的症状比较多,药物治疗又不明显,而被误诊为冠心病。曾经有一位51岁的女病人,患高血压6年,间断出现胸痛、胸闷、心悸、乏力、多汗、失眠等。就诊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都未见异常。

  我们排除了她是冠心病后,她的思想负担减轻,症状明显好转,血压也降下来了。这说明更年期女性的某些临床症状可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

上一页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