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 > 正文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列清单?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4

  对35岁的设计师卢娜来说,列清单是件丝毫不能马虎的仪式。每天晚上,她都会在行事历上写下一条条清单,第二天该做的事情一目了然。“如果不把目标写下来,我就会觉得无所事事。”她还把行事历放在随身的包里,时时拿出来看看,了解每件事情的进展。

  40岁的建筑师袁朗习惯每天离开办公室前列出第二天要做的事。他说:“我更相信清单,而不是记忆力。这是一种减轻大脑负荷、在脑海中理清秩序的方式,目的是解放我的大脑。”我们将清单当作一种提醒工具,把大量繁琐的信息托付给它,以弥补我们记忆力的不足。

  在哲学家贝尔纳·塞福(Bernard Sève)看来,清单的出现甚至构成了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列清单意味着一些管理思想模式的形成,人类社会从此进入更高的组织等级。它最初的根源是任务分配,现在则成了社会规范化的重要工具。”有些清单简单粗糙,有些则精细无比,但待办事务清单在生活中无疑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强迫自己完成使命

  对于某些人来说,清单被视为对秩序的提醒,取代了扮演“内部警察”角色的超我。26岁的丽莉承认列清单就是为了强迫自己、约束自己。她说:“我是个极没有条理的人,总是丢三落四,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有时候事情完成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我的心思却越来越远,只有清单才能让我把注意力始终放在要做的事情之上。”通过完成清单中的任务,可以让我们摆脱超我导致的重负,避免因为没有履行与自己达成的协议而引起的内疚感。

  每个人都了解实现计划后的那种满足,尝到过完成清单中一连串苦差后的快感。精神分析师弗朗索瓦·勒吉尔(Franois Leguil)说:“每一项被划去的任务,都表明我们减轻了对超我的负债。”他也观察到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我们强加给自己一系列的指令,然后不假思索地执行,对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丝毫不作思考。我们只是机械地服从自己记入清单的各项命令,甚至带有自虐的色彩。”

  掌控生活的愿望

  列清单是我们有能力组织自己的生活、使其更合理化的信号。我们希望依靠清单,使每天的生活都遵循自己的意愿,不留下空白,避免因遭遇偶然事件而产生焦虑。我们企图让自己相信我们完全控制着生活乃至世界的进程。精神病专家斯特法尼·阿余索(Stéphanie Hahusseau)强调:“生活中的不确定是难以忍受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控制一切的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需要实现。文化上,我们越来越不习惯随遇而安,无法接受没有特别期待的生活。”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