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减肥 > 减肥整形 > 正文

端午吃粽子不长胖必知5大绝招(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5

  12.在粽子里添加小枣、花生、莲子、山药等配料,更有补益作用;添加红豆、绿豆、豆沙等配料,则能清热解毒,并增加蛋白质含量;制作肉粽、蛋粽,则可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铁的含量。

  1.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素材,调味少一点,或尽量以后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红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五谷米”,增加粽子的纤维;另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

  2.吃粽子搭配白萝卜。白萝卜具有清爽理气利湿的作用,吃粽子的时候搭配食用,可以促进消化。

  3.吃粽子时可同时喝茶,有助消化。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可配薄荷茶或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可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

  4.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取代,就做到了少油、低热量。这样吃起来既健康又不用担心长胖,可谓是一举两得。

  5.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裸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250 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在粽子王国中,它的热量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 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责任编辑:薛姚)

相关文章: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