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急救 > 中毒急救 > 正文

常见有毒气体的中毒的急救及表现(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7

  快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等,注意保暖。吸入氧气,对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胸外心脏按压。10%硫代硫酸钠20毫升-40毫升静注,维生素C加入高渗葡萄糖中静注。美蓝 10毫克/千克,加入 50%葡萄糖液中静注。

  对躁动不安、高热昏迷者,可采用亚冬眠或冬眠疗法。眼部损伤者,尽快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4%硼酸水洗眼,并滴入无菌橄榄油,用醋酸考的松滴眼,防止结膜炎的发生。

  氧化亚氮(俗称笑气)中毒

  (一)理化特性与中毒原因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无色气体,对人体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支气管、肺脏的炎症,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可致肺水肿;吸收入血后,呈现亚硝酸样作用,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血红蛋白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

  笑气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军事等行业有着密切联系,扑救这类火灾时容易引起中毒。

  (二)中毒症状

  人吸入毒气后,先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咽喉发热发辣,刺激性咳嗽等,继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疼;严重时,因变性血红蛋白之故,致使机体青紫、缺氧、喘息、血压下降,最后昏迷、死亡。

  (三)急救

  迅速将患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吸氧。若有明显青紫,呼吸困难,可给予美蓝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毫克,其他对症处理。

  急性氯气中毒

  (一)毒理作用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许多工业和农药生产上都离不开氯。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二)中毒症状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如每升空气中氯的含量超过2毫克-3毫克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一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三)急救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可减轻氯气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抢救中应当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酌情使用强心剂如西地兰等。

  鼻部可滴入l%-2%麻黄素,或2%-3%普鲁卡因加0.l%肾上腺素溶液。

  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腐蚀,故呼吸道失去正常保护机能,极易招致细菌感染,因而对中毒较重的病人,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天然气中毒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烃,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氮等气体。常用的天然气含甲烷85%以上。常因火灾、事故中漏气、爆炸而中毒。

  (一)中毒表现

  主要为窒息,若天然气同时含有硫化氢则毒性增加。早期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出现直视、昏迷、呼吸困难、四肢强直、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等。

  (二)急救

  迅速使病人脱离中毒现场,吸氧或新鲜空气。

  对有意识障碍者,以改善缺氧,解除脑血管痉挛、消除脑水肿为主。可吸氧,用氟美松、甘露醇、速尿等静滴,并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C、ATP、维生素B6 和辅酶A等静滴。

  轻症患者仅做一般对症处理。

  液化石油气中毒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组成液化石油气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均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因它们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压条件下,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影响,若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浓度很高,从而使空气中氧含量减低时,就能使人窒息。

  (一)中毒表现

  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形的感觉障碍,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

  (二)急救

相关文章: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