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 > 婚姻心理 > 正文

内向其实是一个优势(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7

  心听的能力=理解对方真意的能力。让我们再确认一次”耳闻能力”与”心听能力”的不同。“耳闻能力”=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事实的能力。“心听能力”=捕捉发言者话中真意的能力。“心听能力”也可以说是” 解读发言者字里行间微妙之意的能力”。

  担任发言角色时,一般人的倾向是过度依赖语言,因此发言时对语言持着较强烈的意识。反过来担任受讯者角色时,现况也显示,我们总是本能地去汲取语言以外的其它讯息要素。为了解读发言者言语之间的真义,正确读取其发言内容,就必须提高收讯的天线角度,吸取言语之外的讯息。言语之外到底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讯息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解读隐含在这些讯息里的意义呢?据我所知,事实上对方的真义或隐藏在内的情感,几乎都是用非语言表达的。问题是,具体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非语言表达比率有多高?

  让我用一组简单的数字,来介绍有关此问题的简单答案吧!

  它就是”麦拉宾法则(the rule of Mehrabian)”(译注:美国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生于一九三九年,目前为南加大(UCLA)的心理学教授,一九七一年提出此法则)所提出的数字。

  我想,复习( brush up)”心听能力”时,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理解麦拉宾法则。(解说在后)

  到此为止,我们一直以语言为中心在讨论沟通,但是我们也知道语言并非沟通的唯一要素,只是传讯手法的一部分而已。也说过沟通是由”听”与”说(传讯)”配套组成。传讯的手法则是由语言+肢体语言+声调配套组合而成。让我用更具体一点的方式来解说。

  一听到” 肢体语言 “,我们很容易就先入为主地想到”身体动作”和”手势(gesture)”。但是,在此书中,肢体语言的定义可能更宽广一些。

  也就是说除了”身体动作”和”手势”之外,再加上眼(视线与对视时视线的接触)、表情、动作、态度、手的动作、气氛、彼此间的距离、服装、发型、化妆等,全都包含在内。

  这些信息的共通点何在?

  它们都是靠视觉捕捉到的信息。我们很容易误以为沟通只靠耳朵与嘴巴,别忘记,除此之外,也要靠眼睛多方观察。

  至于声调(音调),指的是声音大小、高低、强弱。其次是声音之间的间隔、说话的速度、抑扬顿挫、起伏旋律等。更简单的形容就是:每个人个别具有的”声音的表情”。

  但是沟通时,语言和声音其实是一体的。

  到底应如何切割?

  不妨这样想,语言是” 可以直接书写成文字的东西 “。声调虽然也可以用文字方式加以说明,但无法直接写出相对的文字。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