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天总是感觉乏力没劲,懒得动,当心得这病(2)
化疗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使机体能量摄入减少;排便不通畅、疼痛和失眠加重了身体能量的消耗,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超过能量供给,这些都会导致疲乏。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也会导致乏力,尤其在化疗后7~14天左右最为明显。
止痛的辅助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有镇静催眠作用,会被患者误认为是乏力。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后,骨骼内的钙质流失,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行走无力。此外,手术治疗本身的伤害、术后疼痛、后续的修复反应、麻醉的后续影响、卧床引起的健康状况失调、失血性贫血等都可能会影响患者体能。
3.乳酸堆积。肿瘤组织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葡萄糖的利用率上升,乳酸生成增加。正常人乳酸循环占葡萄糖转换的20%,而肿瘤患者的乳酸循环增加至50%,乳酸的堆积易导致患者乏力。
4.慢性合并症。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容易导致睡眠紊乱。肿瘤及其治疗诱使免疫系统激素稳态改变,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网络,产生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疲乏的症状。
5.心理因素。肿瘤的诊断、治疗、功能障碍、经济负担、自我形象改变等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通过影响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及免疫系统,改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机体防御体制,最终导致乏力。
保持乐观的情绪治疗
积极认识引起癌性乏力的相关原因,是治疗的首要措施。当出现以下症状,如癌症疼痛、抑郁、睡眠障碍、贫血、营养不良、运动水平下降以及其他合并症,可进行康复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睡眠干预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社会干预等,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要想克服癌性乏力,患者的情绪十分重要。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敢于承认癌性乏力的真实存在,并认识到它的独特表现,及时把疲劳感告诉主治医生,以便其做出相应处理,最大程度上缓解乏力症状,减少痛苦。
患者还应注意营养补充、合理作息,在手术治疗期间应以多糖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脂肪有助于防止机体能量水平发生过高或过低的波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改变原来的食谱和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进食过量。保证每晚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但是过多的休息会使人感觉更加疲惫。患者最好把睡眠时间和第二天的感觉记录下来,以便了解最能保持良好的状态的休息时间。适度进行锻炼活动和娱乐活动,对患者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癌性疲劳。目前还很难说究竟是哪些运动项目最好、多长时间最合适。建议患者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运动,活动时间和强度以感觉舒服为度,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过度运动,一次只选择一项活动即可,保证休息与活动的能量平衡。(人民网健康综合自生命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