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急救 > 中毒急救 > 正文

苍耳子防中毒识别常识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8

  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英文名:Siberia Cocklebur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叶卵状三角形,长6一1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尖,基部浅心形至阔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常成不明显的3浅裂,两面有贴生糙伏毛;叶柄长3.5一10厘米,密被细毛。壶体状无柄,长椭圆形或卵形,长10一18毫米,宽6—12毫米,表面具钩刺和密生细毛,钩刺长1.5—2毫米,顶端喙长1.5—2适米。花期8—9月。

  产各地,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我国各地广布。

  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以作麻袋、麻绳。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还可代替桐油。入药治麻风,种子利尿、发汗。茎叶捣烂后涂敷,治疥癣,虫咬伤等。 果实含苍耳甙、脂肪油、树脂、生物碱、维生素C。 苍耳幼苗有剧毒.茎叶中都含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

相关文章: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