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后这八个动作会要命四柔助老年人更长寿
编者按:对于高龄老人来说,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进行健身运动必须小心。今天,小编就盘点一下中老年人健身的注意事项。
65岁后这八个动作会“要命”
■快速转头→加重颈椎病
长期伏案者易出现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定时活动颈部,可以增强颈部韧带的血液供应,增强弹性。但若按一方向快速转头,就可能造成肌肉损伤。尤其那些原本脑血管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快速转头可能会致头晕,若本身还患有颈椎病,甚至会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脖子累了不妨试试“米字操”。米字操是以头顶或下颚为笔头,用颈部作笔杆,朝八个方向活动,分别是左、左上、上、右上、右、右后、后、左后、左。动作要标准,求慢不求快,做操时如出现不适,应停止进行。
■弯腰够脚面→拉伤韧带
“双腿直立,然后弯腰用双手够脚面,这是常见的热身动作,可以用来拉松韧带、活动腰部。”但是,人在上了年纪后,容易出现腰椎骨质增生,如仍盲目弯腰够脚面,易造成韧带撕裂,甚至会对脊柱、肌肉等也造成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运动前热身必不可少,但可通过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及适当活动腰部来代替弯腰够脚面。
■仰卧起坐→心脑血管意外
仰卧起坐属于肌肉力量训练,能有效锻炼腹部肌肉,让腹部更紧实。但仰卧起坐幅度大、频率快,会增加腰椎部负荷,让老年人本来退变的椎间盘进一步损伤,还可能因此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温馨提示:无论做什么样的运动,不过量、不超承受能力、不爆发、不迅猛地开展才是关键,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切不可盲目锻炼。
■躯干扭转→扭伤、摔倒
从身体的一侧,以腰部为轴心,尽可能旋转到另一侧,这个动作对提高身体柔韧性有一定好处。但老年人腰椎活动度下降会导致其灵活性不足,继而增大腰椎的损伤风险,也可能因身体不平衡导致摔倒。
温馨提示:如老年人想做这个动作,可以躺着或坐着进行,切忌转腰太快。
■爬楼梯→加速关节退变
爬楼梯或爬山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关节都要承受身体重量,而膝盖受力最多。当身体爬阶向上时,膝关节会承受超过本身体重3到4倍的压力。长此以往,易加速关节退变。
温馨提示:锻炼大腿肌肉可增加关节稳定性,从而减缓骨关节老化。建议老年人可平躺在床上,将膝关节伸直,在非负重条件下,将腿逐渐抬高至离床20-30厘米,并坚持住几秒,重复30-50次。
■站着穿裤子→摔倒
由于韧带和关节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或病变,老年人站着穿裤子或穿鞋,单腿站立时容易跌倒,甚至造成骨折。
温馨提示:老年人穿裤子或鞋袜时,可坐在椅子或床上。
■弯腰取重物→闪腰
弯腰提取和搬运重物时如不注意姿势,易造成腰骶部的损伤。直膝弯腰提取和搬运重物会在无形之中加重腰背肌肉、韧带的负担,造成损伤。
温馨提示:若要取重物,可遵循“三步走”原则:先将身体向重物靠拢;屈膝、屈髋,用双手把物品拿稳;伸膝伸髋,将物品拿起。取重物时尤其注意不可突然用力或猛烈用力,以防腰椎及肩部受伤。
■倒着走路→摔倒
很多人认为倒着走路能保持身体挺直,锻炼身体平衡性。殊不知,老年人的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都有所下降,倒着走反而极易绊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髋、膝、踝关节意外受伤。
温馨提示: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如坚持要倒着走,一定要找人少、车少,路面平整的安全地段,且有人在后面随时提醒风险。
这些床上健身方法适合高龄老人
■转眼球
仰卧于床上,先左右转,后上下转,各转眼球10~15次,有增强视力和减少视疲劳之效。
■叩牙齿
平坐在床上,上下牙齿相互叩击,每次叩击50下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紧固,可预防牙病。
■揉搓脸
仰卧于床上,用双手中指揉鼻翼两旁的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在鼻唇沟中)10~15次,然后双手上行搓至额头,再沿两颊下行搓至额尖。如此重复20次,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还可美容。
■仰头部
坐在床上,双腿伸直,挺直上半身,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头缓缓抬起,仰视角尽量达最大限度,保持此姿势15秒钟左右。此法能改善大脑的血氧供应,起到健脑提神的作用,还能解除颈部肌肉的疲劳,以及辅助治疗由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等病症。
■转上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