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养生秘方如何适合你(2)
俗话说“秋吃白,冬吃黑”,退休在家的老林十分关注养生,每到冬天就开始吃“黑”,认为黑色食物能补肾。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沈红权表示,根据中医“五行养生”理论,冬季五行属水,人体五脏中属水的为肾。因此,冬季养生补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黑色属肾,故以食“黑”为辅。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适宜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发枯发落、头发早白之人食用。
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等,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者食用尤佳。
黑木耳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作用,可益气补肾、凉血。
黑豆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缓解尿频、腰酸之功效,且黑豆的纤维质含量高,可促进肠胃蠕动,是不错的瘦身佳品。黑豆浆不像黄豆性冷,喝多了也不会拉肚子。
此外,黑松子可助阳;桑葚子可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养肝补肾;黑枸杞能补肾益精;黑枣有润肺补肾的作用。当然,沈红权指出,也不是补肾的中药和食物全都是黑色的,许多非黑色的中药和食物也具有补肾的功效(核桃肉、韭菜等),要因人因病因季节辩证用药用膳。
睡前泡脚人人适宜吗?
一到冬天,很多人会在睡前泡脚,不仅驱散寒气,晚上还能睡个好觉。有人还热衷于在水中加点中药材,想以此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贾运滨表示,泡脚虽有养生的功效,并非人人都适合。尤其足浴药方需要医生指导辨证使用,不可千人一方。
贾运滨指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发病的危险。
糖尿病则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容易被烫伤。”贾运滨提醒,患有脚气的人,当病情严重到起疱溃烂时还用热水泡脚,易造成伤口感染。同样的道理,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对于老年人而言,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此外,还应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而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泡脚时加入中药材能更好地养生,但若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贾运滨强调,足浴包的配伍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专家表示,泡脚方法其实很简单,泡脚之前可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脚部,等水温适合时开始泡脚,泡洗过程中可加热水,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渗汗。如果使用中药足浴包,记得煎煮过的中药可反复利用几次,泡脚时脚应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最好是用手擦揉脚趾,尤其是脚大拇趾。
冬天糖尿病患者应少运动吗?
63岁的王阿姨患有多年糖尿病,腿脚也不太方便,一到冬天就不想动。她一直认为糖尿病患者多运动反而伤身体,万一伤了恢复更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唐红指出,运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自我管理内容。患者可选择自己易于接受的运动方式,逐步增加运动量的步骤。刚开始运动时,坚持每次5~10分钟,每周2次。以后每次运动逐渐增加2~5分钟,当感觉身体可以适应更多运动时,每周再增加1天运动,最终目标达到每次坚持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唐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还可自行行穴位按摩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按摩手法以顺时针旋转揉压,由轻及重按摩,注意避免用力过大,感觉酸胀为度,以利于患者改善血液循环,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病变,表现为足部及双小腿皮肤发凉、颜色发暗、麻木、疼痛的患者,可按摩八风、足三里,若是双上肢病变,可按摩八邪、手三里、合谷。对于胃轻瘫患者,其临床表现以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为主要症状,排除了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按摩足三里、内关、合谷。对于糖尿病神经性腹泻、便秘,可按摩足三里、三阴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