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药膳千万不要自说自话(2)
那么,药膳如何做到辨证施膳?在中医看来,每一种食物都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可以根据人们的体质和病症进行辨证施膳。这是药膳食疗的精髓。凡是气虚的,当用补气药膳;凡是血虚的,当使用补血的药膳。
药膳既不是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食物,它强调中药与食物的合理搭配。在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组方上,按药物食物的性质,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调配组合,而不是随意的凑合。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的一类膳食。因此,在食用药膳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选用对症的食物和药材,才能发挥药膳的作用。如同治咳嗽,风寒咳嗽用葱白粥;肺阴虚燥热咳嗽用百合银杏粥;而风热咳嗽则用贝母桑叶梨汁。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达到药膳的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美容美体之目的。
另外,食用药膳要适可而止。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无毒,买回一把小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几根人参就煨汤,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有风险的。中药是很讲究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起严重后果。有人一次用20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导致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少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民间流传的药膳配方不少,不过有些民间药膳并不一定安全,因为很多配方中的食材身份可能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药物。一些药物存在毒性,如八角莲、千金子、六角莲等,这些药材在中药中属于“有毒物”,如若不慎添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此看来,食用药膳千万不能“自说自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