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冠心病 > 正文

认识心脏病的几大误区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9

  误区一:血脂正常不会得心脏病

  血脂不是得心脏病的唯一风险因素。

  有位30岁的商界人士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差点送命。他的血脂一向正常,不过平时一天吸两包烟,且因工作繁忙,精神压力比较大。“医学界公认心脏病有四个主要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专家说,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

  很多人不重视精神压力对心脏病的影响,当人在工作、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中遇到各种精神刺激因素而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容易发生功能紊乱,使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交感神经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这会促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心跳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黏滞性和凝固性。

  误区二: “胸痛就是心脏病”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做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却一切正常。专家说,胸痛不是心脏病的唯一表现,肋间神经炎和肋软骨炎、胸椎病变、带状疱疹、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都会胸痛。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还可伴出冷汗。

  “心绞痛可在活动和劳累后发生,或由情绪激动诱发。”她说,心绞痛一次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

  有些患者属于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闷、牙痛和上腹部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引发的牙痛是阵发性的,不会整日疼痛。胃病引发的疼痛一般和饮食因素相关且有泛酸、食道烧灼感觉,而心脏病患者症状与上述因素无关。

  专家说,如今还有一个现象愈发突出:很多来看“心脏病”的人得的其实是“心病”。曾有一名刚升初中的少年胸口经常痛,医生发现这个孩子因学业问题导致压力大、情绪比较焦虑。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秀站网 网页模板网站模板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