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控制情绪远离湿气睡好子午觉(4)
今年78岁的国医大师伍炳彩精神抖擞,说话声如洪钟。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不知道,他是个有近60年高血压病史的老病号。对伍炳彩来说,养生就像一场修行,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清淡的饮食习惯和恬淡的心态,是他的养生的不二法则。
周学文说, 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学会自我开导,解除思想顾虑,放下思想包袱,这是他们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伍炳彩认为,要想远离疾病,一定要远离湿气。人体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淋雨、晨练露水较多、出汗后马上洗澡等,都易造成外湿侵入人体。因此外出时备好雨伞,晨练时带条毛巾及时擦汗,抹干身体休息片刻再沐浴,保持室内通风,勤换衣物,都有助于防止外湿入侵。而内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摄取的营养物太多,难以消化,化为湿气,因此要减少牛蛙、鱼类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编者按:健康长寿是人们祝福时用得最多的词语,但是想真正做到健康长寿却有难度,这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莫大关系。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去做呢?来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培养幽默风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缓解紧张气氛,自然可以减少发怒情绪,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快速摆脱困境。
安闲少欲 李济仁说,《黄帝内经》讲“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即肾脏是人体藏精的器官,肾精与生长发育、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宜藏不宜泄,是人体精气闭藏的根本。所以要做到安闲清静,少欲寡欲,不可无故损伤肾精,损害生命的根基。
卢芳建议,在四季都要坚持体育锻炼,通过养肾达到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
▲养肾宜惜精
闭气调息 李济仁经常进行闭气调息锻炼,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做法是: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李业甫说,肩周炎是一种多发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算不上十分巨大,但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对于肩周炎患者,李业甫推荐“手指爬墙活动法”:面对墙壁站立,两手臂分别下垂于体侧,两脚分开半步,以一指于胸前侧沿前壁从下向上爬至极限处,稍停片刻,再向下滑回原处,如此反复练习7~14次。
摇腰活动法可滑利关节,解除腰肌僵硬、小关节错缝,增强腰肌、骨盆底肌、腹肌功能。练习时自然站立,两手叉腰,两脚平行分开比两肩距略宽,先使腰向前、向左、向后、向右环转摇动7~14圈,再反方向同法摇转7~14圈。注意摇转活动幅度先小后大,速度均匀,叉腰双手适当用力协助腰部摇转活动。
李济仁,这位高龄老人如今身体健康、步履轻盈、思维敏捷,每周坚持门诊与带教,还时常外出旅游。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秘诀,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健康长寿,主要得益于对心、肝、肺、脾、肾五脏全方位的保养呵护。
因为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饮食应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宜少吃多餐、规律进食、不吃零食。周学文告诫,偏食辛辣或过热的食物会使肠胃炽热而致大便干燥或出血;大量或长期吃寒凉食物会遏伤脾阳,内生寒气导致胃痛、腹痛、泄泻等;大量饮酒易患肝病。
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因此养肾宜惜精。
▲“湿气为患”不得小觑
▲饮食有度 起居有节
而另一剂心药,则是恬淡虚无的心态。中医认为,人的五志(怒、喜、思、悲、恐)与五脏是有联系的,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种情志过甚也会伤及五脏,所谓怒伤肝、恐伤肾等,并通过生理变化表现出来。伍炳彩在临床上曾提出“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观点。他认为治病需治情,调达情志对于疾病的恢复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状态有着极大的帮助。
▲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康复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养脾往往要与养胃结合起来。
摇膀子活动法可解除肩关节多方向粘连功能障碍,滑利关节,增强功能。练习时左腿弓箭步,左手叉腰或置于腰后,挺胸,右手臂下垂于体侧,先向前、向上、向后、向下摇转画圈活动7~14圈,再做反回方向摇转画圈活动7~14圈。然后转为右腿弓箭步,右手臂置于腰后,掌心向后,左手臂下垂于体侧,先向前、向上、向后、向下摇转画圈活动7~14圈,再做反回方向摇转画圈活动7~14圈。步法要求前丁后八,做到三直——颈直、身直、腿直。
对于缓解肩关节黏连,李业甫也有“前后甩手动肩活动法”“体后拉手活动法”“摇膀子活动法”等妙招。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尤应注意调护方式
育龄妇女可多练仰卧起坐活动法,增强背伸肌、腹肌功能,在妊娠分娩时降低难产几率。练习此法时,应仰卧平板床上,两下肢伸直,两手十指交叉抱头后枕部,身体挺直,用腹肌力量使人坐起,再躺下,如此反复操练7~14次。如体质较差、腹肌力量较弱,坐不起来,则可将两手向前平伸,头背抬起,两手抱大腿后方,屈膝蹬腿,就容易坐起,再躺下,反复操作7~14次。【详细】
喝大酒目前有很多人喜好聚会、聚餐,三五好友凑到一起就喝一场“大酒”,而过量饮酒正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卢芳认为,酒助湿邪,所以酒精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临床上,周学文坚持脾胃用药以轻灵为主的思路,不用特别峻猛的药。“胃气一收,百药难施”,一些老人脾胃比较弱,周学文倾向用胡黄连代替黄连,减少寒凉之气,并且提醒他们要时时顾护脾胃,只有把胃气保护好,药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在现代中药的药理研究上,周学文经验丰富。他平时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药物的副作用等方面特别关注,常常告诫学生们:“要多了解中药,因为中药也有毒副作用的。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要把握好用药的度,不能过量地应用,用药安全最重要。”
2000年,周学文63岁时,总结编撰了一本用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内部讲义《中药临床药理学概论》。在讲义中,用了非常长的篇幅对中药的毒性进行了阐释。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能使生命不老,青春常在。”国医大师李业甫每天早起,吃早饭前要活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我在几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一些简便易行的中医保健功法,日常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这些功法老少咸宜、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场地限制,可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远离湿气 疾病不扰
前后甩手动肩活动法可解除肩关节黏连,使前上举、后伸功能障碍得以恢复。练习时需站立,肩松,两手臂下垂伸直于体侧,双手臂前伸上抬,甩至头顶上方,同时配合挺胸仰头,再将双臂反回前甩至下后方,同时配合伸腰低头活动,如此连续甩手7~14次。注意肩膀放松,只要肩动,限制腰膝关节屈伸活动。
周学文认为,人体消化系统终日饮食进出,若不慎防则遭损伤,所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日常调护。如果调护得当,有利于正气恢复,邪气去除;如调护不当,则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使病情反复,出现新的症状。
伍炳彩只要有空就会自己按摩太阳穴、合谷、风池、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穴等,每处每次按5分钟。伍炳彩说,常按揉足三里穴,不但能补脾健胃,还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足部阴经交会之处,经常按摩可调治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失眠等。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效果较明显。伍炳彩还十分重视感冒的预防。在预防感冒方面,他推荐玉屏风散和防己黄芪汤,“后者效果更佳,因为能减除湿气”。防己黄芪汤具体配伍如下: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炒)6克,白术9克。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李济仁介绍,养生著作《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坚固,各如其常,故能长久”的论断,说的是如果五脏精气充实、坚固强健,身体各部的功能活动都正常进行,这样的人就能够长寿。由于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因此养生保健就应该首养五脏,而五脏之中又以养心为主。
卢芳建议,久坐办公之余多起身运动一下,是十分有助于身体保养的。【详细】
多年来,伍炳彩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一定会在11点钟睡觉。每天中午,他也会小憩一刻钟。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当谈及自己的养生秘笈,卢芳说,自己并有什么秘笈可谈。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不生气”。
提倡修炼静功。他认为人的精神心理修养,要在静守中去体验,通过调心、入静,或静坐,或站桩,总以清心入静,排除杂念,一心体会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久而久之,则真气充沛,五脏安和,形神健旺,自会长寿。
▲心态豁达 恬淡虚无
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肝主疏泄、主藏血,养肝主要宜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等方面入手,关键是疏肝。
国医大师周学文:调护需得法 用药莫随意
李业甫创编了转头磨颈活动法、头颈侧屈活动法、头颈前屈后仰活动法等颈项部保健功法,可达到不同功效。
卢芳认为,人体在这种环境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特别是以下六个坏习惯能加重身体里的湿气。
国医大师伍炳彩:养生是一场修行
培养“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可以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从根源上减少发怒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