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 > 职场心理 > 正文

原来你这么好 你自己却不知道(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6

  你说自己什么都不行,工作上专业能力也差,一直在混日子,那为什么你能在一个公司混四五年,每个月能领到还不错的薪水,还没有被老板开除呢?

  你说自己性格内向,人际交往方面失败,没有朋友,那这么多年来,当你遇到困难时,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帮你?为什么有人遇到困难也会向你求助?他们难道不是你的朋友吗?

  你说你薪水不高,在这个城市里没房没车,一无所有,觉得对不起父母,自己很没价值,可是你忘记了你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一直好好地生活着,吃住有保障,身体健健康康,一直让远方的父母觉得很安心。

  所以呢,你有那么差吗?

  如果你真的像自己说的那样差,那是什么让你能够活到现在?

  就算你真的像你自己说的那样不堪,有那么多问题和缺点,那你能够活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没有流落街头,步履维艰,而是吃饱穿暖,有工作,有朋友,是不是也是一种努力和胜利呢?

  二、原来你这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有个大二的小姑娘曾和我在网上做过一次咨询。她说自己在学校里暗恋一个学长,但是学长喜欢另外一个姑娘,不喜欢她,她很伤心。她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又黑又胖。还说自己因为是从农村考进这所大学的,有地方口音,普通话不标准,担心同学笑话自己。很多同学看过的书,她也没有看过。英语也不好,很多地方也没有去过,觉得自己很无知,很自卑。

  然后我就和她聊,问她一些问题:你是什么大学的?你们村有多少人考上大学?你的同学有因为你的口音嘲笑过你吗?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原来她上的大学是 211工程高校,全村就她一人考上重点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村里的书记和乡亲们还放鞭炮为她庆祝。她虽然长得黑,可是身高一米六五,身材匀称。同学从未因为她的口音嘲笑过她,还因为她比较会照顾人,为人热心,赢得室友的喜欢,还有室友邀请她去自己家里玩。虽然她英语不是很好,却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拿到奖学金,还参加过演讲比赛拿了奖。确实有很多书她在初高中时没有读过,但是,她上大学后一年在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近 200本。老师和同学们也多次夸她很努力,很优秀。

  当她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不好看,发给我一张她的照片时,我都惊呆了。鹅蛋脸,大眼睛,眉清目秀,皮肤虽不白皙却肤色均匀,干净光洁,青春靓丽,再加上165的挺拔身材,简直是“黑里俏”的大美人。我忍不住弱弱地问,你这照片有ps过吗?对方答:没有。我敢肯定,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也会认为她长得很好看。

  为什么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总是看见自己的不好?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诉说和抱怨自己有多差?为什么我们总在习惯性地贬低和否定自己?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转身看见自己的好?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关于自己全部的生活真相,但是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眼中的自己,只看到了很小的那部分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 Jone和 Hary提出关于人 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

  公开的自我,透明真实的自我,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的我;

  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的我;

  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我 ;

  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本文想重点讨论那部分盲目的自我。有一部分人总拿着一面能够放大无数倍的放大镜在看自己的缺点,因为看到的缺点是如此多,问题是如此大,他们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其他部分,那些优点,那些好的,他们统统看不见。他们把那些缺点、问题、失败、不好、坏习惯都等同于自己这个人本身,于是就变成了“我不好”,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也变得很低。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停地挣扎着,努力着,总幻想着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一次次失败,于是自我价值感更低,更加看不起自己,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助无用与无能。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