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这么好 你自己却不知道(3)
在我们的团体心灵成长中,我遇到很多自我价值感很低,内心自卑的成员。他们甚至无法大方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假使有人称赞他,他会认为那是虚伪的社交手段,别人拍马屁而已,不值得当真。他无法真心悦纳别人的赞美,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人称赞。比如,他会弹钢琴会唱歌,琴艺娴熟,歌声动人,你夸他多才多艺,他会说自己登不了台面。比如,他考试成绩优异,考研成功,你夸他牛逼,他会说身边谁谁都考上了,而且学校比他更牛逼……他们不是假装,也不是谦虚,他们的神态,语气让你明白在他们的心里,是真的认为自己所取的成就不值一提,自己配不上你的称赞。
中国人的自我价值感普遍偏低,缺乏自信。这与我们的文化,家庭教育以及近代遭遇的千疮百孔的历史有关。我们的文化是“夸奖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而 “批评才能使人进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父母却说:你看谁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比你强!上一代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肯定和赞美孩子。孩子很少被父母认可过,也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只有你考试成绩好了,表现很乖很听话,父母才会觉得你是好孩子。所以他们长大以后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认为自己不行,自己不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常常将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别人夸我们,说我们好时,我们喜笑颜开,就觉得自己很好。别人说我们不好,说我们有很多缺点和问题时,我们就觉得难过,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人赞美和肯定。别人要是一说自己好,浑身上下都别扭难受。这是因为我们从未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从未真正看见自己,从未好好悦纳自己。
我是何时开始不再纠结于自己的选择困难症的?是何时遇到选择困难时,不再自责自恨?是在我更加认清自己的时候。当我看清楚,虽然我有选择困难症,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选择困难,我要选择什么专业,从事哪一行,去哪里旅行这些,我都毫无选择困难。而且我看见,虽然我有选择困难这个毛病,但是这个毛病对我生活并没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还是放心吃喝,过好每一天,甚至我能看到这个缺点好的一面,有益的一面,它带来了一点实质性的好处:因为购物选择困难症,我减少了买东西的次数,也不会乱买东西,因此我容易存下钱来。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其他很多的好,我的优点比我的缺点要多很多,而且我的问题、不足并不影响我的好,也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他一定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其实不喜欢讲优点和缺点,我更愿意讲特质。一个人的特质没有好坏,它只要放对地方就能展现好的一面。比如,有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在生活中常常显得敏感又缺乏主见,但是假如他从事的是服务客户方面的工作,那这个特质就能发挥它正向的积极作用,帮助他做得更好。
三、你选择什么,就会看见什么
面对那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咨询者,我常常给他们布置一项作业——“找自己的优点”。拿出纸笔,坐下来,认真地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尽量多地将其罗列在纸上,一般我会要求他们至少找10个自己的优点。如果找不到10个,就去问问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问他们在你身上看到什么闪发点。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常常不确定哪些是自己身上的优点,即便那是优点,他也会认为那是缺点。他们常认为自己做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很正常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做不好却是因为自己太无能。因此,通过别人的口和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看见自己的好。我有一个女性咨询者,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优点,都是满满的缺点,过分敏感、情绪化、任性、自私、意志消沉、拖延……通过这项“找优点”的作业,她重新地认识了自己,原来自己细心、聪慧、会照顾人、有洞察力、有独立的思想和主张……她找着找着就发现:啊,原来我这么好啊,可是我却不知道。
你是如此美好,而你却不知道,这样真的好吗?
在《银色马》中有一个片段:
福尔摩斯接过布袋,走到低洼处,把草席拉到中间,然后伸长脖子伏身席上,双手托着下巴,仔细查看面前被践踏的泥土。“哈!这是什么?”福尔摩斯突然喊道。这是一根烧了一半的蜡火柴,这根蜡火柴上面裹着泥,猛然一看,好像是一根小小的木棍。
“不能想象,我怎么会把它忽略了。”警长神情懊恼地说道。
“它埋在泥土里,是不容易发现的,我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在有意找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