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正文

警惕糖尿病治疗中的7大误区(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9

  不少人认为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对于年轻的(一般年龄小于50岁),病程较短的(短于五年)的病人,可以以正常人的血糖标准作为治疗目标。然而,患者年龄每增长10年,血糖标准就要升高1-2mmol/L。

  有些老人家觉得,自己空腹血糖7+mmol/L,比正常标准高,就很担心。然而,出现这种情况要审时度势,既然腿脚不如年轻人了,身体可能各方面都不一样了,血糖同样也要放松要求,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血糖高了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在8%以上,岁数较大的患者在9%以上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才开始明显增加。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6%或7%,或7.5%,甚至8%,可能并没有很大差别。

  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有7%、8%和9%之分。病程较短的年轻患者的标准是7%,而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应按8%,而预期寿命小于9年的应按9%。

  此外,降糖要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如果按正常标准降糖后,出现低血糖,就不能按正常标准来要求或调整了。

  在降糖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血压、血脂等因素,而不是单纯血糖一个因素。因此,对于某些情况,不用把血糖控制得那么严格,但这并不是说让大家放任,而是改变旧有过度、不适当控制血糖的想法。

  误区7:糖尿病主要需控制血糖,而血压和血脂相对次要

  有人说,我是糖尿病,控制血糖就可以了,血压和血脂相对次要。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控制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方面,它们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血压、血脂、血糖。

  在控制动脉硬化方面,单独控制血糖,而不管血压和血脂的效果并不好。因此,三高的控制需要全面,需要长期综合治疗。

  另外,血压和血脂并不是降下来就可以不管了,达标之后,还需要用药维持治疗(有时可以减量,需根据具体病情来定)。这就好像打一场战争,攻城掠地的时候用重兵,但抢下的山头还需要有人放哨把守,否则往往很快失陷。

  警惕糖尿病治疗中的7大误区: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