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中安全领导力的十大特征(2)
其实对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执行力的评价结论,很难用简单的条条框框就能客观作出的,往往需要放在系统里或者从整体安全绩效方面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本指南附件中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参考资料,供企业在检验自身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执行力时对照使用。同时,指南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安全3Q概念及自我评价方向。
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执行力的强化非常重要,这是提升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最重要抓手。大多数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都遇到了瓶颈:“安全制度这样完善,处罚如此严格,怎么安全还是老出事。”的确需要企业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其实,提升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执行力,就是最有力的抓手。
术语及定义
本指南使用的术语及定义与法规、标准的规定一致,但为确保企业更好地使用本指南,还使用了如下术语及定义。
(1)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健康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是使享有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所有级别受到充分尊重的文化,企业包括高管层在内的所有员工可通过一种界定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制度积极地参与确保一种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而且预防原则被赋予了最高的优先权。
(2)安全素质(Safety Accomplishment)
指员工具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自律性及安全业绩的表现。
注1:学历的高低与安全素质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于安全认知水平和安全态度。
注2:安全素质是需要企业通过持续改进的培训来提升的。
(3)安全领导力(Safety Leadership)
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组织现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以及客观条件,带领整个组织或团队,以最合理的安全成本实现最佳的安全效益的能力。
(4)安全执行力(Safety Executive Power)
指贯彻组织的安全方针、安全规程、安全规章、安全标准,实现安全目标的能力。包括确保安全的理念、满足安全的能力、完成安全目标的程度等三个方面。对员工而言,就是实现生产过程中,保障个人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5)安全价值观(Safety Values)
是指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是通过员工的行为取向及对安全表现的评价、安全态度等反映出来的,是驱使员工采取安全行为的内部动力。
(6)安全理念(Safety Idea)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直接或间接经验体会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对安全生产工作起着重要影响的观点、看法和信念。
(7)安全意识(Safety Consciousness)
是指人体行为发生前从大脑中产生的,受内外部环境或具体事物对人有所作用和影响后,把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同现实中情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处理,所产生的指挥人体安全行为的意向、命令、计划、方法和方案。
(8)安全行为规范(Safety Code of Conduct)
安全行为规范是指从事安全决策、安全管理及安全作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章制度及其它要求等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9)安全伦理(Safety Ethics)
安全伦理学是以安全道德为核心,以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为研究对象,尤其是调整安全道德与经济利益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和应用安全伦理学能够解决安全生产领域里的最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抓安全、为谁而安全、如何能安全以及确保安全重要性认知和安全理念的学问。
(10)安全3Q(S-3-Quotient)
安全3Q是指安全智商、安全情商和安全逆商。其中安全智商是指企业在安全管理和事故防御方面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是否采用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安全情商是指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采用人文情感和责任关怀的程度;安全逆商是指在发生安全意外事件(事故或未遂事故)时,有关部门和人员能否不惧怕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自觉从意外事件中查找自身履责方面的缺陷,而不是相互推诿。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