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故致因模型来探讨“绝对”安全(3)
1. 欧盟的标准化管理思路:弱化意识,规范行为,例如量化的标准化管理。以详细且量化的标准规定人的动作,约束人的行为,弱化人在操作中的主观意识,把人当机器,通过被动降低人的失误率来降低风险,实现风险可控。
2. 日本的本质安全管理思路:强化意识,自主行为,例如"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以严格、详细、全面、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人的意识,使人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始终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用主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做到人的本质安全,通过主动降低人的失误率来降低风险,实现风险可控。
3. 美国的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管理思路:尊重意识,督查行为,例如杜邦安全STOP观察。以人为本,在尊重每个人意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人的行为,结合交流沟通对员工行为予以评判,从而直接影响人员意识的形成,促使其做出安全承诺,通过交流学习或主动或被动降低人的失误率来降低风险,实现风险可控。
4. 中国的双重预防管理思路:形成意识,督查行为,例如双重预防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管理的DNA,在生产活动开始前,提前预知风险,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制定宽紧不一的管控措施,事先告知事故预防措施,使人员知晓安全工作、形成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落实风险管控,排查治理管控漏洞(即隐患),及时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督促其按照预先制定并及时修订完善的制度和方案落实工作,以实现生产安全。
1.3 安全手册研究现状
安全手册属于安全意识干预模式之一,是安全工作经验结晶,是对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的提炼和解读,可以是正向安全引导,也可以是反向安全警示。国内外在工程建设领域均有针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手册,旨在将安全知识以最便捷、最易懂的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增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亚马逊和谷歌搜索国外畅销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手册,较为著名的有《Basic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Health》(基础施工安全和健康)、《Construction Hazard and Safety Handbook》(施工危险和安全手册)、《Accident Prevention: A Workers' Education Manual》(事故预防:工人教育手册)、《Dewalt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OSHA Handbook》(施工安全和职业健康手册)、《建筑施工安全与事故分析:日本工程实例》。
图6 国外安全手册
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手册,较为著名的有《图解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系列丛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口袋丛书:一线工人必读》、《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指导手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图册》。
图7-a 国内安全手册
图7-b 国内安全手册
通过研究表明,国内外安全手册的编制均结合安全色彩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知识,具体表现在名称、尺寸、配色和内容表现形式的设计上,其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研究表明,内容表现形式中正向安全引导较多,反向安全警示较少。
表2 国内外安全手册分析
1.4 参考文献
[1] 傅贵, 王秀明, 李亚. 事故致因"2-4"模型及其事故原因因素编码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 17(3):1003-1008.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