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企业老板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职责,内容
近些年我国重特大事故频发,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都与企业老板(《安全生产法》将“企业老板”表述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本文中两个概念可以通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严,责任不清,重生产,轻安全等有很大关系。明确企业老板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职责不仅有利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有利规避自身的法律风险。那么,企业老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到底是什么呢?
一、企业老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不是“全部负责”,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去管,做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这是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宏观上的一种整体把控和领导。
二、企业老板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职责,具体包括七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做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老板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是一种宏观上的整体把控和领导。有整体把控和领导,还要有分工负责,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老板要在单位的领导层、承担管理工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从业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具有全面性,做到安全工作从主要负责人到班组长、岗位工人,层层有人负责。另外还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下矿必入井,入井必走全“,”检查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种口号式、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制要坚决杜绝。
再好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也只有贯彻落实了才有效。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老板必须带头,自觉执行,并经常或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奖优罚劣,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切忌“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做为一个企业的权力核心——老板要担负起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职责来,这也是“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体现。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为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危险程度、工作性质及具体工作内容,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总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相矛盾。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现场检查、特殊区域内施工审批(如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易燃易爆区域明火作业审批)、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等等。二是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这是企业为了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以制度形式规定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安全技术,等等。比如,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接触的带电设备,应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规定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物料提升机和塔式起重机安全方面要求、高处作业与模板工程方面的安全要求,等等。
安全操作规程则是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在具体操作程序上作出的规定。安全操作规程与岗位相关,岗位不同、作业不同,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则不同。
企业老板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越合理、越具体、越明确,越能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作用。有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束之高阁也没有用,还要保证这些制度和规程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