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违章操作的典型心理,安全人必看
小编总结了16种违章操作的典型心理。每一种心理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安全工作中切记不能出现这几种心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对待安全工作的专注性。
安全无小事!!!
一、侥幸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对本来知道的安全规程未严格执行。
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分析
如果发生了330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仅有30次(1+29);其余300次虽属事故,但不发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二者的比例为1:10。
二、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三、麻痹心理
人的心理麻痹是指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使心理活动失去占觉性,产生主观上的过失或过错的一种心理现象,人在参与交通活动过程当中存在着心理麻痹时就会对外界客观环境产生主观歪曲的知觉,它是一种主观心理上的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形式
a.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b.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c.是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五、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六、凑趣心理
也称“凑兴心理”。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七、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八、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九、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
十、好奇心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