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急救 > 疾病急救 > 正文

处置咬伤要小心避开误区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2-28

  被狂犬、毒蛇等动物咬伤后是否致死,与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正确紧密相关。以下几个认识误区可说是致死的“帮凶”,应该避免。

  误区一:轻伤不需处置  最近北京出现了今年首个狂犬病死亡者。两年前他被自家犬轻微咬伤,但未做处置。两年后,“潜伏”在体内的狂犬病毒才发作,致他死亡。有实验证明,在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若立即涂碘酒消毒,可有90%存活,而不涂者仅有38.6%存活。因此,不论伤口轻重都需立即涂碘酒消毒。

  误区二:毒液可从伤口挤出来  从伤口处注入的毒液会立即与组织结合,很难被挤出来。挤压伤口只能使毒物的吸收更快更多。要立即清除的是伤口内外尚未与组织结合的残存毒液,可尽快用手纸或干巾把它们吸净。也就是说,咬伤后可吸不可挤。为安全起见,不提倡用口吸吮毒液。

  误区三:长时间冲洗伤口  有人建议用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上。其实,只用一般的净水或无害液体,冲洗1分钟足够了。对那些吸不掉、冲不净、深入组织的毒物应尽快用碘酒处理,而不应将时间浪费于配盐水、找肥皂、持续冲、用力挤等上面,白白耽误了抢救时机。有研究证明,伤者在咬伤后5分钟内消毒伤口比15分钟后才消毒的存活率高。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