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坑有哪些?
安全管理的坑有哪些?这些是否成了你不可逾越的障碍呢?解决问题的及时往往是从这些问题开始:
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应付
一方面,企业生产作业场所多、安全风险高、安全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责任不清晰,使得一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应付;
另一方面,企业各级安全检查频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应对检查;
第三方面,各种体系泛滥,安全资料层出不穷,安全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扮演着文秘的角色。这对那些真正认认真真做事的安全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长此以往,踏踏实实做事的安全人也开始人浮于事,随之而来的是“假”“大”“空”的泛滥。
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实权早前企业安全人员都被认为是闲散人员,以前的惯例是把一些老弱病残之人放置在管理安全的位置上,这给人产生安全人员闲散印象的根本原因;这些人管起事来没有力度,说话也没有份量,本身还要看领导眼色行事,要让他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为安全把关也确实是为难了他们。
因此说一个单位的领导一把手必需亲自抓安全,抓安全首先一点就是你说话要有份量,不然你安排的事情没有人去做,你说的对的别人也不会去执行。
安全管理仅仅是挂在嘴边
有的人搞安全管理十分“有经验”别人花十分的努力去做的事情,他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做到”,这样的人往往是不做实事的,他们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在领导面前或会上,把自己表现的完美无缺,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好,能让领导无话可说。
这样的人往往对安全管理的危害最大,他们不仅是起到掩盖事实的作用,还给那些认认真真做事的人以心灵上的打击,让本来就难于做好的事情更加难以去做,假如听取汇报的领导也只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那可就危险了,现场的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因此领导干部到下面去检查工作一定要深入实际。
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差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自己都不知道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你要叫他给下面施工、生产的工人有什么指导性的意见也是白搭,俗话说打铁必需自身硬,自己要有真功夫,别人才能对你心服口服、说话才有份量、措施才能落实、管理才能到位。
企业安全管理无有效良方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仅凭一时的激情就能做好的,搞好它既要有一定的外因环境条件又要有一定的内部因素,凡事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安全管理也是一样。
关键是尺度的把握,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你必需对各个门类都有所了解,而且还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自己的本专业)你必需是某门类的行家里手,这样说起话来才不至于是空话,办起事来才不会落空,所采取的措施才能有效可靠。
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源于实践;既是管理那就一定和人有关,和人有关的就得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是要有方式方法的,安全管理有很大的成分是人的管理,管理不同的人就得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什么人什么待也就是这个意思。
企业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施工生产队伍人员多数来自农村,昨天还在地里忙农活今天说不定就到厂里来当工人了,从农民到工人这中间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的,工作的需要不允许他们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工厂里的规章和制度是不了解的,对国家法律也知之甚少,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感到很无助、很无奈,因此才有那么多的跳楼之类的现象;
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就要有一个教育培训的过程,需要的是时间和有人去做这件事。要想让所有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而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多数单位不去认真的去做教育和培训这件事,这也就造成了个体素质提高的缓慢进程,这也是一个全民教育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