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 > 安全教育 > 正文

安全管理者需要的能力(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25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可控、事故可防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生产有序进行。

主要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奖罚分明。

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3.通过组织班前班后会、召开安全分析会、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日活动等,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风险。

六、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设备对生产安全的保障性能。企业应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减少由于设备可靠性低、运行寿命短等引发的事故。

主要措施

1.积极开展设备安全整治工作,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上级安全、技术监督部门通报的设备安全隐患,要集中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加大设备巡检力度,落实设备维护管理责任,对同一类设备的重复性缺陷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可行的处理方案,降低设备缺陷发生率、复现率,使设备保持连续健康、可靠的运行状态。

3.强化设备检修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严格检修质量监督。

七、自觉性

激发员工的自觉性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安全管理人员应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

主要措施

1.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把安全、反违章纳入岗位职责并融入职业道德规范中,引导和教育员工牢固树立遵章守纪的意识,唤起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心。

2.加强安全警示教育,树立身边的榜样。以事故案例警醒员工,以安全榜样带动员工。

3.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体系,用安全文化感染人、影响人。企业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考试,使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素质。

八、创新性

伴随企业的发展,工作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也应不断创新。

主要措施

1.机制创新。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管理方法创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实行作业前危险点预控制、员工安全累计积分奖惩制、企业安全星级考评制等,不断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方法。

3.技术创新。积极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改进装备系统、更换老旧设备,提高设备安全水平。采取新思路、新方法,落实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九、实效性

企业安全管理要注重实效,做到组织有序、措施有力、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主要措施

1.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企业实际出发,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实行对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2.盯住隐患与危险因素不放松,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控制危险因素。

3.积极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十、规范性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