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别给身体太大负担素食佳节爽身心
中老年人千万别高估自身“硬件”,或为了不扫兴而陪家人朋友“鏖战”聊天或娱乐。身体是不会吹牛的,刚开始可能只表现为抵抗力下降,稍有不适,但再继续下去,就可能发展为急症。
健康的饮食方式中,荤素搭配应遵循“28原则”,即2∶8的比例为宜。建议春节期间的早餐以素食为主。春节的早餐吃素食,象征一年开始清静身心,吃一些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铁、纤维多的蔬菜来配合几天中大量偏向肉、鱼、蛋的饮食,既取得营养均衡,又具有调整肠胃的意义,这也是相当合理的素食佳节吃法。可选择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的、清爽的素食凉菜,例如:凉拌竹笋、菜心、黄瓜或豆制品,这些蔬菜富含纤维,能够补充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此外,它们的饱和脂肪、胆固醇的含量非常少,帮助开胃的同时,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负担。
导语: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亲人团聚,走亲访友,互相宴请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频繁的举杯畅饮,熬夜聊天或者娱乐,常常容易使出现身体不适或体重剧增。在欢度春节的同时,应该如何为你的身体减负呢?
心情虽好 切莫把夜熬
从临床统计资料看,每年春节期间,收治的急诊病人并不多,但节日过后,都会出现就诊小高潮,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患者居多。
案例:大年初三那天,28岁的女白领小刘,就诊时自述“肚子疼得受不了”。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其身体状况正常,问诊中,笔者了解到,小刘在就诊当天与朋友聚会时,多吃了些年糕,结果肚子便疼起来。经诊断,她是因胃动力不足引起胃痉挛。由于平时饮食不规律,久坐缺乏锻炼,她的肠胃蠕动非常慢,功能较弱,大过年的偶尔多吃一点,胃部就hold不住了。
另外,防护不够不只会使身体局部受影响,任何一个身体部位受风寒侵袭超过一定时间,都可能刺激心脑血管等疾病发作。所以,防寒保暖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确实只有它防病最百搭管用!
保暖防寒莫儿戏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应打破共餐、混食陋俗,采用分餐方式聚会更安全。分餐的最大好处就是更符合现代生活对卫生的要求,能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体液接触,降低疾病的传播率。
在寒冷的冬天,各类羊肉火锅、麻辣火锅店开始门庭若市。人们通常认为,吃火锅既能进补滋养食物,又吃起来畅快。其实,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新陈代谢也会在冬季放缓,此时并不需要更多的热量。如果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食用高脂高热食物和酒类,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
冬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即使气温不会降到很低,但只要降幅达到十几摄氏度,也足够对不少体弱老人、慢性病人群构成健康威胁。因此,即使节日期间并不寒冷,也仍要做好头、腹以及足部的保暖措施。头部、鼻子和咽喉受寒会导致大脑不清醒且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腹部着凉则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足底的保暖对于全身健康也非常重要,所谓“寒从脚上生”,鞋袜穿够了,即使裤子稍单薄,也不会感觉很冷,反过来则觉得寒气袭人。
素食佳节爽身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