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莫叫“心”受累
在我们临床上有一种“死亡三联征”——冬季、凌晨、运动。因为人体具有生物钟节律,夜间身体存在“三低一高”,即夜间体内血量比白天少、夜间血压比白天低、夜间血流比白天慢、夜间血黏度增高。与夏季相比,冬季人体血压会有所升高,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血管会快速收缩,血压急剧上升,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则可能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猝死危险。因此,早起时要缓慢坐起,活动充分后再慢慢下床,不可迅速改变体位,避免悲剧发生。
临床上有一种病叫经济舱综合征,说的是坐飞机经济舱时,座位狭小,长时间乘坐飞机时缺少运动,加上客舱内低湿度、低气压、相对性低氧的特有环境,使得人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症,这种情况严重可致猝死。春运路上,不仅仅是飞机,任何环境下的久坐都容易发生“经济舱综合征”。中老年人出门旅行,无论乘坐飞机还是火车、汽车,都要适时变换坐姿,活动双腿,即便在空间狭小的地方,也一定要起来活动、多喝水,才能防止“祸从天降”。
回家路上,遇到突然倒地,心跳骤停的人我们应该积极伸出援手,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首先,运用“一呼二翻三摸四观”判断是否有心跳骤停——“一呼”呼叫无反应回声,“二翻”翻开眼皮眼球不动,“三摸”颈部动脉无搏动,“四观”胸腹部无起伏,可简易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积极进行心肺复苏术:⑴心前叩击:距患者左胸前乳头部位40~50cm垂直叩击2~3次;⑵胸外按压:双手重叠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使其胸骨下陷4~5cm ,以100次/分按压;⑶仰头举颏:一手下压前额,一手于颈后向上用力;⑷人工呼吸:捏紧鼻孔并用双唇包住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限1秒观胸廓抬起,频率8~10次/分;⑸腹部冲击:双手掌重叠掌根置于患者上腹部,快速向内向上方施力冲击数次。
7、 腹泻脱水扰乱“心”
春运路上有的可能开车回家,车流量较大,总免不了在车内等待,有的甚至睡在车内。据介绍,车内皮革及装修所用的材料、皮革油、各种清洗剂等都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长时间开启空调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可使CO等浊气聚集于车内,可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心脏病或中风乃至猝死。当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打喷嚏等不适症状时尤其是儿童在车内休息、睡眠时要警惕。
春运路上,保护好“心”,这样才能回家过一个自己顺心、家人舒心、朋友放心的欢心年。
6、 服药饮酒易伤“心”
春节期间,与家人、朋友团聚时可能会饮酒,但切记服用某些药物会与酒发生反应而伤及生命。特别是服过安眠药、镇静药、感冒药之后,最好不要喝酒。喝酒会使药力更强,甚至导致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如服用降压药后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引起低血压;镇静药则饮酒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可能导致行为紊乱;感冒药因大部分含有非甾体类药成分,喝酒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而一直服用抗凝血药的人群如果喝酒可能因其抗凝血作用增强,消化道出血难以止住。双硫仑样反应正是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