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追加1亿元,一切由安全说了算
投入追加1亿元,一切由安全说了算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严格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侧记
本文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作者:记者 左希斌 董 林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领导、改革创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惨痛的事故教训证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事故就可能找上门来;企业不消除隐患,事故就可能消灭企业。为此,自本期起开设《落实主体责任 撸起袖子加油干》栏目,全面客观报道广大企业在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以供借鉴。
■本报记者 左希斌 董 林
渝广(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全长79公里,其中重庆段长约69公里,是重庆高速“新千公里”项目之一,起于重庆市绕城高速,经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四川省岳池县到达广安市,并与广安至巴中高速段相接。建成通车后,从重庆出发,经渝广高速,走巴中、汉中,到达陕西省西安市仅需7小时。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副总经理兼项目安全总监申建峡说,让他心力交瘁、熬白了头发的路段是只有5公里长的渝广高速华蓥山隧道。
该隧道由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土建第二分部(以下简称第二分部)承建,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属双线六车道特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长5018米,右线长5000米。隧道穿越采空区、岩溶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及突水、突泥现象,且属于高瓦斯隧道,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在第二分部总工程师袁坤看来,隧道施工难度是世界级的。
事故调查牵出重重隐患
华蓥山隧道于2013年5月31日开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6年10月30日,由于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太多,导致工期延长。
2014年5月6日零时30分,华蓥山隧道左洞在开挖清理过程中,发生拱顶碎石掉落坍塌事故,致3人死亡。
“我们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除了查清事故本身原因外,还在施工现场发现了很多重大安全风险,这些风险极有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该事故调查组组长、重庆市安监局副局长宁光贤说。
事故调查发现,岩体失水后质地变松散,掌子面存在纯砂层和大量泥沙,极易导致小规模塌方。在隧道下方,还存在不明采空区和早期煤矿巷道支护等。“最危险的还是瓦斯突出。”第二分部安全总监洪泽兵说。
申建峡临危受命,来到渝广高速项目。他坦言,这条隧道超出了一般隧道施工难度,涉及防火、防爆、防瓦斯、防水、防溶洞、防塌方等,不少环节都是一般隧道施工从未涉及的领域。
不仅如此,安全风险整治必然会影响工期和增加投入。申建峡说,在多方协调下,华蓥山隧道施工坚持不计工期、不计投入,一切由安全说了算。
每一处风险都不能放过
袁坤说,在工期延长的这段时间,安全风险整治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悉,重庆市安监局、重庆市交委、重庆市高速集团、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均成立了华蓥山隧道安全风险监管领导小组,制定监督措施按期对隧道进行排查。
“市交委到我们这里开展安全检查和指导,一年来了18次。”袁坤说。
洪泽兵透露,在安全风险整治过程中,市安监局推荐了不少行业专家和专业机构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在通风、机电、煤与瓦斯等安全风险治理上是外行。专家们给出了66条整改意见,我们不计投入,从严进行了整治。”申建峡说,公司已追加了1亿元安全投入。
华蓥山隧道是重庆最长的高瓦斯隧道,瓦斯抽排放在重庆公路建设史上更是从来没有过的。“对我们来说也是第一次。”申建峡说,第二分部专门聘请了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聘请了天府矿业公司矿山救护大队作为专业救护支撑,在建设施工方面提供安全技术支持。
在施工过程中,华蓥山隧道出口超前探孔内发现过高浓度瓦斯,过水地面持续出现瓦斯气泡。“我们改用了射流巷道式通风。更换通风方式后,通风效果是过去的5倍,风速能轻松达到3.4米/秒,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瓦斯的排放量。”申建峡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