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真的是积善成德?论安全人的职位规划
我在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曾读到这样一段话:
我长大了想当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念到这儿,老师顺手丢过来一只黑板擦,打到了坐在我旁边的同学,我一吓,也放下本子不再念了,呆呆的等着受罚。
“什么文章嘛!你……”老师大吼一声。她喜怒无常的性情我早已习惯了,可是在作文课上对我这样发脾气还是不太常有的。
“乱写!乱写!什么拾破烂的!将来要拾破烂,现在书也不必念了,滚出去好了,对不对得起父母……。”老师又大拍桌子惊天动地的喊。
“重写!别的同学可以下课。”她瞪了我一眼便出去了。于是,我又写:“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这……”
第二次作文缴上去,老师划了个大红叉,当然又丢下来叫重写。结果我只好胡乱写着:“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看了十分感动,批了个甲,并且说:“这才是一个有理想,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志愿。”
这段话让我很感慨,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对职业是有要求的,我们把职业分成了三六九等,一些是高尚的,比如医生、科学家、教师、艺术家;一些是低等的,比如清洁工、农民工、小商贩,而从事这些工作是不被人们所高看和尊敬的。也许我们国家存在这样想法的人是很多的,所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崇高的理想,长大以后一定要从事“高尚”的职业,这样才会被人尊重,才会获得生命中更多的东西。
在这里,我不想去评价这是对还是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我个人觉的工作是没有低贱与高贵之分的,只是大家的分工有所不同。但是我通过这段故事想要表达的不是工作是否有高低之分,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怎样的定义。因为只要我们参加工作,我就要面临着“怎样看待自己职业”这一问题。
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想要和大家分享讨论的。
我在安全家知识论坛上看到有位网友发的一个帖子,他自己是从事安全方面工作的,工作也快有十年了,通过身边的从事同行的朋友,他了解到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很多安全管理员认为自己这份工作是在“积德行善”。可能是因为安全行业本身可能就和很多行业不太一样,这份工作做的好与不好,是可能涉及到了一些人的生命安危,是很多人在生与死之间的一道门,所以某种程度上就显得意义比较重大。所以有一些安全管理员认为他们做的这件事,从事的这份工作,是在“积善成德”,我认为也很自然。但是这位网友却并不是很认同这样的想法,当然和这位网友想法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觉得这只是一份工作,一份他们安全人赖以生存的工作而已,一份以工作换得报酬,和其他工作没什么两样,没必要把自己放在那么高的位置,认为自己做了一份多么了不起的事,这样显得很侨情。我想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中,两种想法都是存在的,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有工作道德意识,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不需要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显得有点不谦虚,当然这种话可以由别人来评价,但是自己这么想就会感觉不好;而另一部人认为,我们这份安全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是很高大的,因为我工作的好与坏都可能关系到很多人生命的安全 ,每一项的安全隐患,安全人发现后可以去整改但也可以选择忽视;每一个违章,安全人可以现场教育处罚但也可以选择不闻不问。所以我觉得将安全工作用心做好,这样评价也不为过。
如果我们内心多一点敬畏,多一点崇高的敬意,多一点信仰,那么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每次主动制止了一次违章,就会减少了一次生产安全事故,甚至挽救了一条生命,那么也算是行善积德了。况且,安全管理人员基本上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只要不忘初心,但求事成、心中无他,说一说行善积德聊以自慰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