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冠心病 > 正文

心脏移植术浅谈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9

  1967年, Barnard成功实施了人类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在70年代,受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感染等问题困扰,心脏移植发展进入低潮阶段。随着80年代新型抗排斥反应药物的推出和手术技术的改进,心脏移植技术得以大幅进展。

  心脏移植术分为原位和异位心脏移植。前者先切除病变心脏,再在原位植入供心。后者是指保留患者自身病变心脏,在身体其他部位将供心与之并列连接。异位心脏移植术过程复杂、并发症较多、应用较少。
 
目前认为,经完善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治愈的各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其他重要脏器,尤其是肺脏无不可逆性病变或影响长期生存因素的精神状态稳定者可成为心脏移植受体。供体选择标准一般需符合以下条件:ABO血型相配且T淋巴细胞交叉配型阴性;无心脏病史;无恶性肿瘤与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与肝炎抗原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体重与受体相差小于20%等。

  心脏移植后最严重的后果是排斥反应。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心内膜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常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淋巴细胞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为最大限度抑制各免疫机制,发挥免疫抑制剂作用,多需联合用药。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增加心脏射血、改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全因死亡率。

  ★ 左室辅助装置(LVAD)可减轻左心室负荷、改善症状。

  ★ 随着强有效免疫抑制剂问世与移植技术的改善,心脏移植治疗将逐步完善。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