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分哪些阶段以及最危险的阶段
我们现在对于心衰的分析,在美国心脏医学会,或者是欧洲心脏医学会,做了一个分类,现在把心衰分作A期、B期、C期和D期四个期。
A期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病人,他可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舒服,但实际上他已经开始有了心衰的潜在问题。这组病人指的是有潜在的心衰风险的人,比如说已经有了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或者是有很严重的糖尿病,这些病人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然而病人在自我感觉上,没有心慌,活动以后气短等心衰的症状,在器械检查的时候,也没有发现他的心脏明显扩大,或者是心电图有特殊的改变,除了冠心病的病人以外。这组病人我们把它叫做A期的病人,是有潜在心衰风险的病人。
B期是指病人没有感觉到不舒服,还可以一口气爬到三楼,但是在做器械检查的时候,这个病人已经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做超声心电图的时候发现他的心脏扩大,正常人的心室是50个毫米以下,他大于50个毫米,病人已经出现临床上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这样叫做B期。
C期的病人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已经出现了症状的心衰病人,病人一活动就感觉气短,晚上睡觉躺平可能发作了一阵一阵的呼吸困难,要坐起来才能缓解。睡觉躺不住了,是C期的病人。
D期的病人,就是完全不能躺平,传统认为已经到的中末期的心衰病人。
我们把它分为ABCD四个期,显示的是不同的程度。和过去的分类、分期方法相比较,过去只是给病人做诊断以后,要对他进行一个严重程度的分级,这个分级叫做纽约分级。
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心功能是1级的或者2级的、3级、4级。1级相当于B期的病人,2级、3级就相当于C期的病人,心功能4级的病人就相当于刚才D期的病人。
可见,现在的这种分级对于心衰的认识提前了,也就预示着对这种病人的治疗关口前移了,移到还没有明确发病的时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