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身 > 健身计划 > 正文

高血压患者要如何健身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8

  高血压是目前社会中发病概率特别大的一种疾病,而且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和饮食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高血压的发病人体已经走向低龄化。我们一定要重视起高血压疾病,平时一定要适当健身。患有高血压或疾病的朋友,又该做些什么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下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吧。

  高血压患者运动的目的

  1.能够调整身体的神经调节功能,让它更加完善。

  2.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

  4.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等功能,改善身体状况。

  5.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心身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

  1.踮着脚尖走楼梯。

  踮着脚尖走楼梯,可以使血压平稳,而且精神饱满。

  爬楼梯比平地行走消耗更大,能够让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

  老人用脚尖走路要注意,如果身体素质不太好,走的时候需注意,不要应为锻炼而摔倒,严重的会引起瘫痪。

  2.步行

  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km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

  以后可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国内应用医疗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

  3.健身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健身跑前要作心电图运动试验,以检查心功能和血压对运动的反应性。

  高血压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后不产生头昏、头痛、心慌、气短和疲劳感等症状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内。

  跑步时要求精神放松,步伐是十分重要的。

  高血压病人选择一天中从事运动锻炼的时间要避免清晨和晚间。据资料报道,人体昼夜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尤其是血粘度,从晚上20点至凌晨6点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为避免诱发病情加重,清晨不宜进行有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

  这虽然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群众体育锻炼的习惯时间不相一致,但从科学健身的角度,尤其是心血管病人的康复体育运动效果来看,宜在上午九至十一点,或下午四至六点之间较好。

  4.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安静时收缩压的平均值约比同年龄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一个“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下降。

  此外,打太极拳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静,这有助于消除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激动、神经敏感等症状。

  不适合高血压患者的动作

  1.趴着看书

  有些人喜欢趴在床上看书看电视,这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问题不大,但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

  由于长时间的趴伏状态,压迫腹部肌肉影响人的深呼吸,再加上腹部受压和腹肌收缩,容易导致血压骤升而发生意外,因此,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应禁止趴着看书看电视,看书和看电视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不宜看惊险恐惧的电视电影。

  2.下蹲及摇头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宜的运动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适宜的运动也有益于降低和稳定血压,促进疾病的康复。

  但有些运动高血压病人是不宜的,除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外,高血压病人还不宜做下蹲起立运动,快速摇头或跳跃等动作。

  这类运动有引起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危险,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以散步、体操、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为宜,且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在运动中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

  3.摒气排便

  排便是生活中的小事,有些人因大便干结排解困难,就用力摒气排便,这对于健康人来说,如果是一时性的可无大碍,若长久如此也会对健康带来影响。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