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减肥 > 减肥食谱 > 正文

酵素减肥无效 长期服用影响生育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4

  通过口服来补充某种酶不现实

  “酶有很多种,在人体不同部位发挥着不同作用。然而人体某一项生理功能需要某种酶,不一定补充该酶就能促进该功能,更不可能通过口服这种酶就想当然地以为能补充这种酶。”顾中一说。“我们的身体内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不计其数的生化反应,绝大多数都需要酶的参与。任意一种酶的缺乏,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严重的就会表现出症状。确实有一些酶在细胞内负责‘燃烧’脂肪。左旋肉碱的忽悠是说帮助把脂肪分子运送到燃烧场所(即细胞内的线粒体),而‘清脂酵素’则宣称直接燃烧脂肪。”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说,“不管这种清脂酵素是不是就是那个负责燃烧脂肪的酶,补充它都帮助不了燃烧脂肪。”

  购物网站上经常碰到“酵素是一种氨基酸”这样的错误说法,云无心说,脂肪燃烧是一系列很复杂的反应,必须要作为大分子的“酶”来帮忙。单个的“氨基酸”是无能为力的。酶是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这些氨基酸会互相连接,组成一串或者几串。不互相连接的氨基酸之间也会发生吸引或者排斥的作用,导致互相牵制,最后会形成特定的空间构型。这种“特定”的空间构型是酶能够行使功能的关键。

  以燃烧脂肪的酶为例,只有在特定的构型之下,才能与脂肪分子结合,然后发生进一步的反应,最终把脂肪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这种空间构型相当不稳定。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些本来互相吸引的氨基酸之间的吸引力就可能下降,或者本来互相排斥的氨基酸也不再那么仇视对方。总之,它们之间的相互牵制就跟起初的状态不同,而最终的空间构型也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通常说的“蛋白质变性”。变性之后,它们的催化能力就下降了。如果变性得比较厉害,就完全失去了活性。

  酶接触消化液后就会失去活性

  “能够导致酶变性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温度、酸度、盐浓度等等。而那些作为减肥或者美容产品的酵素,居然是口服的。即使是它们在天然构型下具有燃烧脂肪的作用,吃到肚子里也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云无心解释说,首先,人的胃里是酸性的,而燃烧脂肪的线粒体环境是接近中性的。也就是说,这些酵素首先要经过酸的考验。然后,它们进入胃肠,接受消化液的洗礼。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可以攻击任何蛋白质,把它们切成小片段。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或多或少都会被切开,直至成为碎片。切开的蛋白质自然无法保留空间构型,也就不再具有活性。

  不过,也有一些天赋异禀的蛋白质,对于蛋白酶的攻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经过了蛋白酶的连续打击,能有一小部分活着进入血液系统。所谓的“清脂酵素”,会不会就是天赋异禀的蛋白质呢?“要知道,任何一种这样的蛋白质被发现,都会引起生物化学界的巨大关注。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听说有这样的发现。科学界没有发现,而商品推销中却出现了,也就只能以‘忽悠’来形容。”云无心说。退一步说,即使有清脂酵素经过枪林弹雨进入了血液,要想达到脂肪燃烧的场所发挥作用,还要经过细胞膜的防线。对于细胞膜来说,一个陌生的蛋白质分子,是会被当作“异物”而挡住的。

  再退一步,即使清脂酵素能够突破细胞膜的防线,它也应该是随心所欲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不是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只去特定的部位。把该减的地方减了,不该减的地方也减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酵素真面目:酵素其实就是酶

  “酵素并非什么新鲜事物。酵素其实就是酶。日语管酶叫酵素,台湾人从日本人那儿抄来这个词,大陆又从台湾那儿抄来这个词。酶是蛋白质,口服后在胃酸、消化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会变性甚至分解,也就没有生物活性了。”营养师顾中一揭开“酵素”的神秘面纱。听起来,“酵素”是比“酶”更洋气的名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表示,“酵素就是酶,酶就是蛋白质,蛋白质能排毒么?说酵素能排毒、清宿便是没有意义的。”

  热点Q&A

  “有效”也许是添加了药物成分

  Q1.经常听人说“我认识的某某人,吃了之后确实有效了”,这是为什么呢?

  云无心:对于那些从科学知识上分析不会有效、又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来显示有效的东西,如果“有效”只是“安慰剂效应”,倒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如果是靠加入药物成分来实现,那么问题就大了。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