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 1000x90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安全 > 安全教育 > 正文

23个焊接事故剖析及预防,安全人必备参考案例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3

焊接安全知识,23个焊接事故剖析及预防,安全人工作必备的参考案例

这是安全家会员“空大美少女”于2017.1.11分享的一份安全资料,再次为大家推荐,并感谢各位安全同仁的无私奉献!

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实例 2 :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主要原因分析

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主要预防措施

①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

②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实例 3 :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主要原因分析

①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

②焊机外壳未接地。

 主要预防措施

①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

②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实例 4 :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

 主要原因分析

①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②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

 主要预防措施

①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

②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

实例 5 :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

 主要原因分析

①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②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

 主要预防措施

①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②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

实例 6 :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事故经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秀站网 网页模板网站模板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