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冠心病 > 正文

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治疗须知(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17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专业上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通过使用自己身体其它部位正常的动脉或静脉血管给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供血,把从患者身上取下的一段正常血管,一端与升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远端相连。因为这种手术方法如同架桥,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常用的动脉血管是胸廓内动脉或称为乳内动脉、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常用的静脉血管是腿部的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PTCA有何区别?

  冠脉搭桥手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跨过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达到增加心肌供血的目的。PTCA是通过扩张、放置支架等机械的方法达到增宽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径的目的。两者的结果相同,都能增加心肌的供血。不同之处在于: PTCA是在导管室进行,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是PTCA术后易于复发冠状动脉的再狭窄,PTCA术后3-6个月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0%-40%,使用支架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为20%。发生再狭窄的病人需要再次行PTCA或改行冠脉搭桥手术。而搭桥手术在手术室进行,需要开胸,创伤较大。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好处有哪些?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心脏供血。由于心脏在运动时的血量需求增加,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不能提供必需的血量,出现心肌缺血和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之后增加了心肌的供血,直接解决了心肌的供血矛盾。当病人运动时,使得心脏供血量增加,不再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90%以上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可以完全消失。并且5-8年以后的效果仍能维持在70%以上。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最好的方法之一,其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均较佳并且经过长期考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确切、有效的方法。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长期效果至今仍优于药物或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方法有哪几种?

  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需用体外循环辅助,使得心脏在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搭桥手术。目的是为外科医生获得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条件以利于在心脏血管上完成精确的吻合手术。但使用体外循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机体的炎性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害。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器械使得心脏仅需要搭桥的的小部分心肌保持极小幅度的运动,而心脏的大部分心肌仍在正常跳动以保证全身的供血。因此,这种心脏的搭桥手术无需体外循环辅助即可完成。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需要根据病人的血管条件、有无合并其它心脏疾病等情况来决定。

  心脏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优点是什么?

  不停跳的心脏搭桥手术能使患者获益很多。由于心脏不停跳、无需体外循环的辅助,避免了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患者能较早脱离呼吸机,血液成分破坏减少,术后出血减少,输血量也相应减少。术后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减少,住院的费用也相应减少。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用的血管材料有哪些?

  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血管,可采用胸壁内的乳内动脉、上肢的挠动脉、腹腔的胃网膜动脉等动脉材料,还可选取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动脉血管的远期通畅性良好,特别是乳内动脉弹力层较厚,肌肉层较少,10年以上的通畅率在90%以上。静脉血管易于采取,但静脉血管长时间受到动脉压力的作用后,血管壁易于变性,引起内膜增生、管腔狭窄,10年的通畅率在50%左右。其它部位的动脉血管由于解剖的特点,长期通畅率介于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之间。

  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还需要服药吗?

  临床研究已证实,冠脉搭桥手术后服用的药物较手术前明显减少。与接受PTCA治疗比较,药物用量和费用也明显减少。手术后需服用的药物有许多与手术前服用的药物不同。手术后需服用的药物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搭桥血管的通畅性,另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以及与冠心病有关的高危因素。如有高血压应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高血脂的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人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合理膳食来控制血糖。

  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生活、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