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能力锻炼促进健康
那些与生俱来并贯穿我们一生的能力并不是很多,其中协调能力便是一总。儿童时期处于成长的巅峰期,一生中绝大部分精细化动作都要在这几年中奠定基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非常重要。幼儿培育要遵从快乐成长的原则,用运动的游戏方式开展。有些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孩子要学游泳,又要学打球,但孩子站在距地面不足1米高的平衡木上时,却难以控制自身平衡。玩左右脑的动手游戏时,也笨手笨脚,缺少协调性。平衡性、协调性不好,就很难有自觉运动的能力,从而导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表现为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没有持续性等诸多影响学习的问题。从小时候学走路的失衡经历到成年后自如支配身体的能力,这个过程是由每一个个体决定的,因此各有差异。现在很多人练舞蹈、健美操等,常郁闷,因为很多动作都无法协调。虽说这平衡能力越早系统锻炼越好,可是成年之后如果你的协调能力不好的话也必须赶紧加强,因为身体的协调能力对于健身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身体平衡性好的人比差的人在同等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下,所取得的效果会好。那锻炼身体的平衡性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应该怎么练习呢?
支持面应由大逐渐到小
坐在瑜伽球上,一手扶墙,然后脚离开地面,先是全手掌接触墙面,在能保持脚不触地的情况下,慢慢减少手掌与墙面的接触面积,直至完全离开墙面,能独立坐于瑜伽球上靠着身体的律动保持脚不触地。
身体重心由低逐渐到高
选择一横截面较小的平衡木,开始时应打开双手,膝盖弯曲,降低身体重心,慢慢的在平衡木上来回移动;当熟练到一定的程度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调高身体重心移动,直至能像在地面行走一样,甚至能达到小跑的程度而不掉落下来为止。
由视觉控制到意识控制
以上操作1和2刚开始都是睁开眼睛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渐渐尝试闭眼练习,这是练习平衡性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注意点是操作2中需要非常小心,最好能叫上伙伴在一旁做好保护动作,不要求快,以稳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