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成为新消费热点(2)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健身市场越来越大,无论是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还是跆拳道、瑜珈,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活动都很红火。虽然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多,然而较高的会员费还是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同时,健身俱乐部先付费后消费的方式还不被普遍接受。因此,社区内的休闲运动场地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
在嘉园社区,除了北京星空高尔夫球练习场,还有乒乓球场、篮球场和足球场,虽然面积不大,前来锻炼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篮球场和足球场都要提前预订场地。嘉园二里小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运动场地本来是开发商闲置的一块空地,后来修建了这些球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
看来,社区健身资源需要进一步有效开发,运动健身消费市场才能进一步完善。
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
一方面场馆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运动健身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许多花巨资建造的体育场馆却在闲置
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的陈杰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平日工作闲暇时,就会叫上一帮朋友一起打打羽毛球,学校的运动场馆也很方便。“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场地要提前好几天才能预订到,每小时10元,基本没有空场的时候。”陈杰说。
晚上7点,位于湖北汉口武展地下运动休闲中心的60多个羽毛球场地无一空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约需要提前一周,虽然每小时40元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想包场的人仍然很多。
从羽毛球馆预订的火热程度中,不难看出运动健身已经开始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而场馆的“一场难求”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城市专业性体育运动场馆的缺乏。
在北京,奥运场馆资源的盘活再利用,开始成为这个城市面临的一个课题。目前,奥体中心体育馆已经对外开放,开放项目主要为羽毛球和游泳。
据统计,北京市规模以上体育馆有6100多个,体育经营场所800多个。“北京市场馆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社会效益及资源利用效率不够。”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表示,为有效利用大型体育场馆资源,北京市正制定《奥运场馆对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将体育作为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以期实现最大限度开放。
现在,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赵征宇再也不用为四处找健身馆发愁了,位于石景山体育馆的健身俱乐部就能提供全面的运动项目,而且只需要600元的会员年费。石景山体育馆原是奥运会篮球训练场地,奥运会结束后,石景山区体育局投资150万元,将石景山体育馆闲置的篮球训练馆改造成健身俱乐部,并以冠名方式与专业体育健身公司合作。改造后的石景山健身俱乐部,今年3月25日开业以来,已经有500多人成为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