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急救培训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饮食 > 正文

烹调方式会改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8-03-03

  以往人们认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各种烹调加工过程中变化极小,因此,对血糖的影响也就一成不变。但实际上,烹调不但改变了食物风味,而且改变了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比如,“淀粉糊化程度”——淀粉的糊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消化吸收,血糖生成指数就越高。生食物的淀粉是以紧密结合的小颗粒形式存在的,机体很难消化分解。淀粉颗粒在水和热的作用下,不同程度的膨胀、破裂并分解。这个现象在我们煮粥时都可以看到,刚开始,生米的淀粉分子结合紧密,水分子进不去,大米沉在锅底。当水热到一定程度,淀粉分子破裂、膨胀,水分子进入,大米逐渐膨胀、粘稠,淀粉颗粒破裂和膨胀的过程,即是淀粉糊化的过程。糊化的淀粉颗粒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引起血糖迅速升高。因此,粥煮的时间越长,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

  又如“颗粒大小”也会对血糖生成指数产生影响——食物颗粒越小,越容易被酶分解,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精制面粉类食品血糖生成指数都较高的原因。

上海急救培训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8 悦安健康网 版权所有  

上海急救培训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