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过清明 饮食温补忌悲伤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祖扫墓的节日,也正值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清明节前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中医认为人体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活动。春季阳气升发,人体内阳气随之而升发,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如果在生活方面不引起注意,很容易加重病情和诱发其他疾病。
饮食:糖尿病患者别过“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两天为“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禁烟、只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提醒糖尿病患者春季饮食要温度适中。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调理脾胃,饮食应该以益气健脾,和胃养阴为宜。中医认为,人的脾胃是喜暖而怕寒,所以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也就是说,食物的温度要适中,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使人体的正气受到损伤。
此外,春季阳气升发,容易上火,宜选用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如蜂蜜、百合、南瓜、山药等。
运动:外出旅游要做好应急准备
清明小长假人们除了扫墓、祭祀等活动,外出旅游、踏青也是必不可少的。李鸿宏提醒,糖尿病患者外出郊游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不要着急脱掉厚厚的棉衣。春季的天气变化比较快,早晚温差大,外出旅游要多带件衣服。糖尿病患者感冒后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此外,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要注意劳逸结合。外出参加登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容易引起低血糖,提醒糖友要随身携带饼干、饮料等应急小食品,。打胰岛素的患者出行前,一定要做好胰岛素的保存,防止温度过高引起胰岛素变性。
心理:追忆逝者不要过度悲伤
相关文章: